⑴ 中國必看的10部老電影 ,都看過該老了!
《南征北戰》
史詩般的電影,是新中國第一部軍事影片。1952年就能出這樣的大片,氣勢恢宏,人物眾多,可見當時我國電影界水平和實力。導演是成蔭和湯曉丹,成蔭重點拍解放軍方面的戲,湯曉丹重點拍國民黨方面的戲。
《地道戰》
是當年被稱為「老三戰」(南征北戰、地道戰、地雷戰)電影之一。八一廠把一部教學片都拍成這么有血有肉,真是可圈可點。從1966年到2005年,該片發行拷貝8420部,是世界上印製拷貝數量最多的黑白影片,同時全球有28億觀眾看過此片,是世界上觀眾人次最多的影片。
《五朵金花》
《五朵金花》是1959年拍攝的愛情主題電影,而且是彩色的。那時彩色電影還是不多的。該片先後在46個國家公映,創下當時中國電影在國外發行的紀錄。是2000年中國電影「百年十佳」評選的第一名。是中國電影史上不可多得的一部具有抒情色彩和民族特色的生活喜劇。導演是王家乙,作曲是大名鼎鼎的雷振邦,難怪裡面的歌那麼好聽。原來劇本寫的是七朵金花,夏衍審看劇本改成了五朵。
《英雄兒女》
這部影片是反映抗美援朝最好的電影,也是中國電影史中的一座豐碑。片中既有戰爭的殘酷場面,又有親人悲歡離合的溫馨,還有朝鮮長鼓舞的美姿,每次看這個電影都令我激動不已。劇本原著《團圓》是巴金去過抗美援朝前線,並經過七八年的沉澱之後創作的。周總理曾稱贊巴金深入生活寫出《英雄兒女》這樣的好作品。該片在全國放映後引起了極大的轟動,「烽煙滾滾唱英雄」的歌聲很快傳遍大江南北。《英雄贊歌》的歌詞是公木寫的,作曲是大名鼎鼎的劉熾。扮演王芳的劉尚賢還是著名導演謝晉發現的,當時在很多文藝團體中尋找演員,一個擦肩而過的照面,謝晉認定這就是王芳,立即舉薦給了導演武兆堤。
《烈火中永生》
這是一部很革命的電影,也是一部當年大腕雲集的電影,像王心剛、龐學勤、趙子岳都是龍套角色。這是趙丹演得最本色的巔峰之作,就像許雲峰的名字一樣,把共產黨人的高大巍峨刻畫的淋漓盡致。於藍飾演片中一號人物江姐,讓我們領教了共產黨員的意志是怎樣像鋼鐵一樣堅硬。著名台詞:「竹簽畢竟是竹子做的,共產黨員的意志是鋼鐵。」當年演小蘿卜頭的方舒,八十年代也成了明星。電影放映後,甫志高就成了叛徒的代名詞。
《李雙雙》
《李雙雙》是那個年代最出色的農村題材電影,在第二屆百花獎上拿4項大獎。從編劇李准開始就下鄉體驗生活,在農村和老百姓同吃同住,寫出了這么接地氣的作品。 然後,演員也要體驗生活,據說張瑞芳體驗生活將近一年。難怪她演的那麼像,當街吵架,簡直就和農村婦女一模一樣。孫喜旺是仲星火演的,還拿了最佳男配角獎,這可能是他電影生涯中獲得的唯一大獎。據說當年趙丹想演這個角色,但導演認為他屬於大人物之類的演員,沒有同意。之後,趙丹很是佩服仲星火,說要是自己肯定演不出那種憨粗的鄉土氣息。當時流行一個口頭語,說是「做人要做李雙雙,看戲要看孫喜旺」。並且根據電影還出了一首歌《李雙雙小唱》。可見當年電影紅火程度。用現實語言說,電影滿滿的正能量。流行語是:先結婚,後戀愛。
《劉三姐》
這是新中國第一部風光音樂片,桂林陽朔的山水之美配上雷振邦作曲的優美旋律,還有愛情,成就了這部電影唯美主題。當然歌頌勞動人民批判有錢階級也是那個時代必須的。劉三姐的扮演者黃婉秋當時才18歲,因電影而一舉成名。但卻很少有人知道真正的歌唱者傅錦華,她是幕後英雄。陽朔的大榕樹,直到現在仍然是一個旅遊景點。
《鐵道衛士》
「嘿啦啦啦、嘿啦啦啦,天空出彩霞呀,地上開紅花呀……」 這是隨著電影《鐵道衛士》的出現,而成為被群眾所喜愛的一首具有時代特徵的歌曲。當年,這部電影上映曾引起轟動,不僅因為劇本好,而且所有的演員包括群眾演員都非常出色,拍攝歷經兩年,成就了中國反特電影的經典之作。印質明扮演的高科長,儒雅而智慧。那時銀幕上的公安人員身手一般都不太好,論拳腳打不過特務,取勝全憑大腦和群眾。
《平原游擊隊》
這是一部讓主人公家喻戶曉的戰斗電影,李向陽的名字沒有不知道的。電影是根據邢野舞台劇《游擊隊長》改編的,塑造了具有傳奇色彩的游擊隊長李向陽這個英雄形象。影片構置了緊張、驚險、扣人心弦的情節,敵我斗爭形勢跌宕起伏,懸念叢生。結構安排也疏密有致,張弛得當,驚險而不荒誕。
《秘密圖紙》
這部電影是八一廠1965年拍攝的反特影片。郝光導演,他還導過《英雄虎膽》《南海長城》等影片。剛看這個電影時我還是小孩,只是感覺公安人員真是厲害,特務再狡猾也斗不過。且我父母都是公安人員,所以對該電影情有獨鍾。曾經幻想他們也像電影中那樣抓特務。
⑵ 懷舊老電影100部戰爭片
以下是100部經典的戰爭電影:
《拯救大兵瑞恩》、《血戰鋼鋸嶺》、《黑鷹墜落》、《太平洋戰爭》、《戰馬》、《辛德勒的名單》、《兵臨城下》、《珍珠港》、《父輩的旗幟》、《全金屬外殼》、《細細的紅線》、《獵殺T34》、《狂怒》、《無人區》、《兵人》、《拯救大兵瑞恩》、《滿城盡帶黃金甲》、《西線無戰事》、《登陸朱諾灘》、《最長的一天》、《兵臨城下之決戰時刻》、《紅櫻桃》、《登陸諾曼底》、《細細的紅線》、《八佰》、《血性山谷》、《紫日》、《兵臨城下》、《風語者》、《兵車行》、《沖出亞馬遜》、《平原游擊隊》、《地道戰》、《地雷戰》、《鐵道游擊隊》、《董存瑞》、《狼牙山五壯士》、《舉起手來》、《鐵道英雄》、《兵臨城下》、《血戰摩蘇爾》、《金剛川》、《戰狼Ⅱ》、《長津湖》、《紅海行動》、《士兵突擊》、《我的團長我的團》、《集結號》、《大渡河》、《四渡赤水》、《飛奪瀘定橋》、《鐵道游擊隊》、《平原游擊隊》、《英雄兒女》、《奇襲》、《上甘嶺》、《打擊侵略者》、《南征北戰》、《渡江偵察記》、《英雄虎膽》、《前哨》、《狼牙山五壯士》、《鐵道游擊隊》、《回民支隊》、《平原游擊隊》、《西安事變》、《四渡赤水》、《大渡河》、《渡江偵察記》、《奇襲》、《英雄虎膽》、《南征北戰》、《烈火中永生》、《野火春風斗古城》、《回民支隊》、《洪湖赤衛隊》、《狼牙山五壯士》、《平原游擊隊》、《鐵道游擊隊》、《董存瑞》、《平原游擊隊》、《鐵道游擊隊》、《地道戰》、《地雷戰》、《紅櫻桃》、《紫日》、《西線無戰事》、《辛德勒的名單》、《獵殺T34》、《無人區》、《兵臨城下》、《血戰摩蘇爾》、《滿城盡帶黃金甲》、《拯救大兵瑞恩》、《血戰鋼鋸嶺》、《黑鷹墜落》、《太平洋戰爭》、《戰馬》、《父輩的旗幟》、《全金屬外殼》。
這些電影涵蓋了不同歷史時期、不同地域、不同文化背景的戰爭主題,既有真實歷史事件的重現,也有虛構故事的演繹。它們通過講述戰爭中的英勇事跡、殘酷現實和人性的掙扎,讓觀眾深刻感受到戰爭的殘酷和無情,同時也展現了人類在面對戰爭時的勇氣和堅韌。
這些電影的藝術價值和社會意義也非常高。它們不僅讓觀眾了解了歷史,還通過深入剖析戰爭對人性和社會的影響,引發了觀眾對於和平、人性和道德的深思。這些電影中的一些經典場景和角色也成為了影史上的經典,被觀眾銘記和傳頌。
總之,這些戰爭電影不僅是娛樂作品,更是具有深刻內涵和歷史價值的藝術品。它們讓觀眾在欣賞電影的同時,也能夠思考戰爭的本質和人類在其中的角色,對於推動社會進步和人類文明的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
⑶ 給我幾部老年人愛看的老電影
1:地道戰
2:地雷戰
3:平原游擊隊
4:鐵道游擊隊
5:奇襲
6:偵察兵
7:渡江偵察記
8:回民支隊
9:大浪淘沙
10:秘密圖紙
11:五十一號兵站
12:四0五謀殺案
13:南昌起義
14:三戰山城
15:閃閃的紅星
16:野火春風斗古城
17:永不消逝的電波
18:雷鋒的故事
19:董存瑞
20:狼牙山五壯士
21:紅孩子
22:智取華山
23:戰上海
24:黨的女兒
25:烈火中永生
26:小兵張嘎
27:從奴隸到將軍
28:海鷹
29:敖雷*一蘭
30:小花
31:春苗
32:決裂
33:青松嶺
34:金光大道
35:創業
36:青春之歌
37:四室同堂
38:英雄虎膽
39:英雄兒女
40:洪湖赤衛隊
41:被愛情遺忘的角落
42:劉胡蘭
43:一江春水向東流
44:八千里路雲和月
45:暴風驟雨
46:冰山上的來客
47:阿詩瑪
48:五朵金花
49:劉三姐
50:黑三角
51:牧馬人
52:保密局的槍聲
53:敵營十八年
54:大李老李和小李
55:今天我休息
56:今夜星光燦爛
57:甜蜜的事業
58:神秘大佛
59:萍蹤俠影
60:大刀王五
61:歸心似箭
62:廬山戀
63:小街
64:吉鴻昌
65:天雲山傳奇
66:駱駝樣子
67:紅日
68:東進序曲
69:紅旗譜
70:芙蓉鎮
71:挺進中原
72:戰火中的青春
73:戰洪圖
74:霓虹燈下的哨兵
75:馬路天使
76:十字街頭
77:桃李劫
78:三毛流浪記
79:革命家庭
80:柳堡的故事
81:七十二家房客
82:林家鋪子
83:古塔奇案
84:沙漠追匪記
85:巴山夜雨
86:神鞭
87:三笑
88:苦惱人的笑
89:許茂和他的女兒們
90:南海風雲
91:雞毛信
92:大渡河
93:金沙江畔
94:上甘嶺
95:漁島怒潮
96:兵臨城下
97:鐵道衛士
98:南征北戰
99:新兒女英雄傳
100:茶館
101:家
102:龍須溝
103:艷陽天
104:生活的顫音
105:夜半歌聲
106:魔術師的奇遇
107:女蘭五號
108:女跳水隊員
109:沙歐
110:護士日記
111:我我們村裡的年輕人
112:咱們的牛百歲
113:少林寺
114:人到中年
115:林海雪原
116:大林和小林
117:鄉村女教師
118:向陽院的故事
119:羊城暗哨
120:李雙雙
121:激戰無名川
122:黃繼光
123:城南舊事
124:漁光曲
125:戴手銬的旅客
126:二泉映月
127:七月流火
128:嘎達梅林
129:奴隸的女兒
130:打擊侵略者
131:怒潮
132:小二黑結婚
133:甲午風雲
134:林則徐
135:奸細
136:一個和八個
137:瞧這一家子
138:趙一曼
139:苦菜花
140:敵後武工隊
141:五更寒
142:西安事變
143:上海的早晨
144:自有後來人
145:紅色娘子軍
146:索侖河谷的槍聲
147.車輪滾滾
148.神女峰的迷霧
149.小字輩
150.斗鯊
151.好事多磨
152.不夜城
153.劉巧兒
154.他倆和她倆
155.霧都
156.紅牡丹
157.楓樹灣
158.鄂爾多斯風暴
159.一盤沒下完的棋
160.長空雄鷹
還有一些影片現在有些記不住名字了.象京漢鐵路罷工的於洋大律師等.
樣板戲和其他戲曲有:
1.紅燈記
2.沙家浜
3.海港
4.白毛女
5.紅色娘子軍
6.智取威虎山
7.杜鵑山
8.龍江頌
9.磐石灣
10.平原槍聲
11.奇襲白虎團
12.園丁之歌
13.朝陽溝
14.於無聲處
15.天仙配
16.花木蘭
17.三打白骨精
18.沂蒙頌
19.十五貫
20.秋江
有些是解禁之後重新演出的.
外國的影片也記得一些
印度:
1.流浪者
2.奴里
3.大堋車
日本:
1.追捕
2.望鄉
阿爾巴尼亞:
1:寧死不屈
2.海岸風雷
3.地下游擊隊
4.勇敢的人們
羅馬尼亞:
1.創傷
2.沸騰的生活
3.第八個是銅像
4.多瑙河之波
5.廣闊地平線
6.火車司機的兒子
7.尼羅河慘案
南斯拉夫:
1.瓦爾特保衛撒拉熱窩
2.橋
越南:
1.阿福
2.胡志明小道
3.琛姑娘的松林
蘇聯:
1.列寧在十月
2.列寧在一九一八
3.解放
4.莫斯科保衛戰
朝鮮:
1.看不見戰線
2.腳印
3.摘蘋果的時候
4.鮮花盛開的村莊
5.南江村的婦女
6.金姬與銀姬的命運
7.三妯娌
8.賣花姑娘
英國:
1.霧都孤兒
2.倫敦上空的鷹
美國:
1.巴頓
2.卓別林的系列電影
⑷ 六七十年代有哪些老電影
六七十年代的老電影有《地雷戰》、《地道戰》、《南征北戰》、《平原游擊隊》、《鐵道游擊隊》、《閃閃的紅星》等。
一、概述
六七十年代是中國電影的黃金時期,這一時期出現了許多經典的老電影。這些電影反映了當時社會的風貌和人們的價值觀,具有很高的文化價值和藝術價值。
二、具體電影介紹
1.《地雷戰》是一部具有傳奇色彩的戰斗片,講述了在抗日戰爭時期,中國軍隊運用地雷戰術抗擊日軍的故事。
2.《地道戰》描繪了在華北抗日根據地,中國人民利用地道戰打擊日本侵略者的情節。電影充分展示了人民群眾的智勇雙全。
3.《南征北戰》是一部描寫解放戰爭題材的電影,展現了人民解放軍在戰場上的英勇事跡。
4.《平原游擊隊》講述了在平原地區與敵人進行游擊戰爭的故事,展現了游擊隊員的機智勇敢。
5.《鐵道游擊隊》展現了在鐵道線上與敵人斗爭的故事,體現了游擊隊員的英勇無畏。
6.《閃閃的紅星》是一部反映紅軍和人民群眾團結抗戰的電影,講述了少年英雄潘冬子的故事。
三、那個年代電影的特色
這一時期的老電影多以戰爭題材為主,反映了當時社會的歷史背景和人民的奮斗精神。此外,這些電影在製作上注重現實主義風格,強調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和文化意義。同時,這些電影中的英雄形象也深入人心,對觀眾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四、結論
六七十年代的老電影是中國電影史上的經典之作,它們不僅具有藝術價值和文化意義,也反映了當時社會的歷史背景和人們的價值觀。這些電影中的故事情節和人物形象都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是值得我們珍藏和傳承的文化遺產。
⑸ 100部經典老電影中國
1. 《漁光曲》
2. 《姊妹花》
3. 中國現存最早的影片《勞工之愛情》
4. 《麗人行》
5. 《一江春水向東流》
6. 導演:任慶泰,主演:阮玲玉
7. 《祝福》
8. 《永不消逝的電波》
9. 《英雄兒女》
10. 《五朵金花》
《五朵金花》劇情介紹:
舊歷三月,雲南大理,公社的副社長金花(楊麗坤)帶領著姐妹們驅車去趕一年一次的「三月街」傳統盛會。半路車壞,眾人手足無措之時,遇到前來參加賽馬會的劍川鐵匠阿鵬(莫梓江),阿鵬將車修好,沒等金花致謝就翻身上馬沖進賽場勇奪冠軍。賽後金花找機會與阿鵬接近,兩人交談中生出感情,相約來年山茶花盛開時再在蝴蝶泉邊相見。第二年阿鵬如約前來,左等右等不見金花身影,不知如何是好之時,他結識兩位來自長春電影製片廠的音樂家與畫家朋友,對方聽完他的經歷,立誓幫他找到金花。找尋中,積肥模範金花(孫靜貞)、畜牧場金花(譚堯中)、煉鋼廠金花(王蘇婭)和拖拉機手金花(朱一錦)先後被阿鵬錯當作他的真命天女,笑話鬧了不少。
⑹ 12部80年代前後的老電影,傷痕文學的代表
1. 《被愛情遺忘的角落》:這部電影深刻描繪了改革開放初期人們的生活變化和情感糾葛,是傷痕文學時期的代表作之一。
2. 《人到中年》:影片以真摯的情感和細膩的筆觸展現了中年人的生活和心理狀態,引人深思。
3. 《知音》:此片以音樂為背景,講述了一段感人至深的友情故事,展現了那個時代人們的純真與熱情。
4. 《大橋下面》:描述了普通人民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的生活變遷,具有強烈的時代特徵。
5. 《小街》:影片以小見大,反映了社會轉型期的種種矛盾與沖突,引人深思。
6. 《生死戀》:這是一部愛情悲劇,展現了人物在特定歷史背景下的悲歡離合。
7. 《小花》:電影通過一個孩子的視角,展現了那個時代農村的生活景象和人們的精神風貌。
8. 《甜蜜的事業》:此片以輕松幽默的方式展現了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建設景象,充滿了積極向上的氣氛。
9. 《牧馬人》:描述了草原牧民的生活,以及他們在新時代中的變遷與適應。
10. 《天雲山傳奇》:影片通過一個家族的命運,反映了新中國成立後社會的巨大變革。
11. 《小字輩兒》:以年輕一代的成長故事為主線,展現了改革開放初期社會風貌和價值觀念的轉變。
這些電影不僅以其深刻的社會意義和藝術價值成為傷痕文學時期的標志,而且其主題曲也廣為流傳,成為那個時代的經典記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