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經典電影 » 後天電影喜歡的劇情
擴展閱讀
劉德華電影別人的歌曲 2025-09-02 20:09:47
億家最新電影分享碼 2025-09-02 19:56:18
泰國武打片全部電影 2025-09-02 19:52:07

後天電影喜歡的劇情

發布時間: 2025-09-02 18:30:03

⑴ 影片《後天》的內容

《後天》為20世紀福克斯公司的年度科幻巨片,投資1.25億美元,由曾經執導《獨立日》、《愛國者》等片的導演羅蘭-艾默里奇執導,新生代偶像丹尼斯-奎德、傑克-吉倫哈爾、艾米-羅森、莎拉-沃德等主演。

影片講述溫室效應造成地球氣候異變,全球即將陷入第二次冰河紀的故事。全片匯集了大量頂尖特效,由於影片中氣候異變是先由海水因氣溫急速下降而驟然冰凍,因此包括
三星送你雙人雅典游! 免試入學讀在職研究生
三星電子再助2004WCG 買VIZI,親臨演唱會

自由女神、艾菲爾鐵塔、倫敦大笨鍾都將被凍成冰柱,場面極為壯觀。當然除了鋪天蓋地的自然威脅之外,也將細密交織父子及男女之間刻骨銘心的動人情感。
《後天》看點:自然災難的大集合 超逼真特效
一、空前自然災難的大集合

《後天》最大的看點就是那些精彩的自然災難畫面,它力圖展現和說明的是:如果溫室效應和全球變暖的趨勢繼續發展下去,勢必會引發全球范圍內的重大災難,這無疑是一個有著十分現實危機感的大背景。

狡猾的羅蘭·艾默里奇幾乎把所有關於水的災難片里的元素都調動起來了,《天地大沖撞》中的洪水,在這次變成了冰川溶化後的滔天巨浪,狂湧入紐約市,《龍卷風》中的颶風,此次變得更加強大,掀起汽車和房屋已如家常便飯,它甚至把整個洛杉磯都撕裂殆盡。還有在《後天》中所特有的如柚子般大小的冰雹襲擊東京,大暴風雪覆蓋了新德里,史無前例的大暴雨都接踵而來。最後還有由於受冰川期影響而形成的萬里冰封,一個從未在銀幕上如此逼真出現過的冰河紀展現在我們面前。當今影壇唯有《後天》在同一時間,把無數曠世災難統統砸向人間。

二、精彩絕倫超逼真特效

「現在已經沒有人想看大樓被炸飛的的鏡頭了(他指的是《獨立日》中轟炸白宮的場面),但《後天》是一部非常不同的影片,有一點像《海神號歷險記》或者《火燒摩天樓》的味道。它更像一部經典的災難片,只不過如果這些災難結束,世界已經改變。」導演艾默里奇說。

在這部影片中,給人最震撼之感的就是極其驚人和逼真的特效。歷史上罕見或從未有過的驚心動魄的曠世災難這次真實地展現在我們眼前。影片中,最經典的畫面就是紐約市"速凍"前後的畫面,沖天巨浪狂涌進紐約市,自由女神被淹沒,萬巷瞬息沉沒在汪洋之中,萬噸巨輪竟被沖進樓宇之間。而轉瞬間,氣溫驟降,浩瀚汪洋中的紐約城又變成冰封世界,茫茫冰原上,只留下自由女神的頭像,象徵著人類文明城市大半也永埋入冰雪中。人類和人類所創造的世界在大自然面前顯得如此渺小。在此次,20世紀福斯公司花足了心血,融合了《鳥》、《龍卷風》、《天地大沖撞》等災難的視覺奇觀。

《後天》雖只拍攝了380個特效鏡頭,但它們卻是導演艾默里奇職業生涯中最復雜的鏡頭,艾默里奇談到在一個活動拖車里虛擬出紐約城被冰凍起來的效果時說,「這是我首先想像出的一個場景,所有的道具都是為影片而特殊製作的,但他們看起來必須能夠以假亂真,無論是洶涌的洪水,還是呼嘯而來的暴風雪,所有的特效必須沒有任何破綻。所以我們在六個特殊製作的布景房間里像變戲法一樣輪換著進行拍攝,海嘯、地震……這樣,看起來所有的災難就彷彿真真切切地發生在地球上一樣。」

負責本片製作的是馬克-戈登製作公司,這家公司最著名的作品是《拯救大兵瑞恩》和《紳士大聯盟》。

三、1.25億美元巨制 全球同步上映

2002年7月,二十世紀福斯公司打敗了派拉蒙、夢工場、環球和華納兄弟等強敵,終於搶得《後天》的電影拍攝權,並邀得艾默里奇(《獨立日》、《酷斯拉》)這位擅長科幻災難題材的導演,而製作成本高達1億2500萬美元,將近90%的預算都用來製作特技效果。而且由於某些特效場面的製作難度過大,福斯公司決定將部分片段重新製作,所以該片的公映日期推遲了一年。本片原定2003年夏天上映,最終成為今年暑期的鳴鑼大片。奎德扮演名為霍爾的古氣候學教授,而他所要解決的難題比他以往面臨的問題要困難得多:解救冰凍的地球。

警世災難巨片《後天》最終確定於5月28日全球首映,影片用超眩的特效強力打造出有史以來電影中最驚心動魄的災難,最震撼人心的特效。《後天》在全球熱映風暴的就如同影片中的颶風、洪水狂卷而來。這次最值得慶幸的是國內觀眾也能在第一時間與世界各地的觀眾一起感受《後天》所帶來無與倫比的震撼。

四、人類面臨未來災難的真實預警

從艾默里奇導演過的影片來看,他十分喜歡災難片。「我最喜歡《海神號歷險記》。不過我喜歡災難片是因為它講述了普通人在非常情況下必須做出一些他們平常不會做的事情。」從另一個角度來說,拍攝《後天》卻不僅僅是喜歡這么簡單,還包括對地球環境問題的關注和憂慮。比起其他威脅人類生命安全、能夠引起世界范圍恐慌的天災人禍來,全球氣候變化的威脅是唯一一個大得能夠迫使世界上所有國家的人停止戰爭,聯合起來一起拯救星球的問題。

「它是一部跟《獨立日》和《世界末日》一樣的商業電影。」丹尼斯-奎德也同意他的觀點,「但影片講述的內容是會發生的--只不過是時間的早晚而已。」

綜合各種氣候變化的趨勢,他們在影片的官方網站上,做了一個嚇人的統計和預測:2003年,在歐洲有2萬多人因氣溫過高死亡;美國創下龍卷風最高紀錄,一個月中平均每天6次,而且據分析該數字還有可能被很快刷新;在過去30年裡,熱帶氣旋帶來的死亡半數與洪水有關……到2050年125萬種生物將會滅絕;美麗的自然景觀將由於氣溫變暖而消失;由於氣候變暖,各種疾病將在這個星球上大肆傳播……

因此在這部影片的製作過程中,意識到自己也正在製造二氧化碳的艾默里奇和他的創作隊伍還發起了節約能源以及植樹造林活動,並希望能夠號召更多人為創造未來的森林盡自己的微薄之力。如他所說,「你必須讓這部電影盡可能有娛樂性,但我還是想要豎起一面警告的旗幟。」
《後天》背景:冰河世紀的威脅 嚴重的溫室效應
六千五百萬年前的冰河世紀,讓恐龍全面滅絕;如果新冰河世紀來臨,人類會在哪裡?電影《後天》為喚起世界對日益嚴重的溫室效應,及理論上可能引起的新冰河世紀威脅,針對全球著名地標設計了一系列相關冰凍圖像,顯示氣候對人類的威脅的急迫性與全面性。由於影片中氣候異變是先由海水淹沒後因氣溫急速下降而驟然冰凍,因此包括自由女神、艾非爾鐵塔、倫敦大笨鍾都將被凍成冰柱 ,橫向的冰柱突顯地球的急速降溫與急凍。選擇自由女神「濕身」和自由女神「雪糕」兩款圖像做為官方海報!

注意到溫室效應所帶來的恐怖後果,《後天》導演羅蘭-艾默里奇決心讓《後天》成為全球首部完全「碳中和」(carbon-neutral)的A級製作:「拍片時大量使用的燈光、發電機和燃料,都讓溫室效應更加嚴重,我們努力讓排放出來的二氧化碳被中和吸收掉來彌補地球!」電影《後天》和倫敦的「未來森林」組織(Future Forests)合作,由未來森林計算拍攝這部電影將會製造的二氧化碳總量,然後在加州跟不丹種植森林!不僅如此,導演還出資購買省電燈泡到牙買加以及協助美國低收入戶家庭省電計劃!真正做到不惡化溫室效應,證實賣座電影也能愛護地球。

最近這幾年,不管你在世界的哪個角落,都可以清楚感覺到地球氣候異變。大陸冰雹,歐洲水災、印度熱浪、美國一天16次龍卷風,去年八月九日也創下百年最高溫38.7°C。這一切讓人不禁要問,地球究竟怎麼了?世界衛生組織研究指出,溫室效應是地球氣候異變的元兇。氣候暖化使得兩極融冰、海水增溫、洋流改變,世衛組織表示每年將有16萬人因溫室效應外圍影響喪生,2020年死亡人數更會加倍。海平面上升更造成2500萬人遠離家園,第三世界將因洪水、飢荒、乾旱和農作物歉收大舉移民,歐洲老年人將死於熱浪。

⑵ 《後天》這部電影的主要內容是什麼

影片描繪的是以美國為代表的地球一天之內突然急劇降溫,進入冰期的科幻故事。故事中,氣候學家傑克·霍爾在觀察史前氣候研究後指出,溫室效應帶來的全球暖化將會引發地球空前災難。

傑克博士曾警告政府官員採取預防行動,但警告顯然已經太晚。傑克·霍爾博士於是急告美國副總統宣布北緯30度以南全美民眾盡速向赤道方向撤離,該線以北民眾要盡量保暖。

而就在此時,霍爾博士得知兒子山姆隻身前往紐約去營救女友,於是決定冒險前進紐約在冰天雪地中展開救援行動。這時候災難從紐約開始,曼哈頓摩天大樓遭到強烈旋風的襲擊,大部摧毀。

突然間,地鐵隧道里湧出狂暴不止的洶涌洪水。大水吞噬了紐約,淹沒了美國,歐洲也在洪水之下不復存在。此後冰層和白雪覆蓋了整個地球表面,冰期時代開始。

(2)後天電影喜歡的劇情擴展閱讀

1、在《後天》中,導演用極端的手段來引起人們的重視。大自然以簡單粗暴的方式在極短的時間內將人類破壞的環境平衡恢復到另一個平衡點。

2、該影片於2004年5月27日香港上映,2004年5月28日中國大陸、台灣及美國上映。2005年獲英國電影學院最佳特效獎等其他多個獎項。豆瓣評分8.2,好於93% 災難片,好於92% 科幻片。

⑶ 電影《後天》的主旨是什麼是講保護環境還是父愛啊什麼的

該片主要講述了溫室效應造成地球氣候異變,全球即將陷入第二次冰河紀的故事。北半球因溫室效應引起冰山融化,地球進入第二冰河期,龍卷風、海嘯、地震在全球肆虐,整個紐約陷入冰河的包圍中的故事。
《後天》的主旨應該是溫室效應帶來的全球暖化引人深思
由羅蘭·艾默里奇執導的年度科幻巨片《後天》講述的是溫室效應造成的氣候異變全球冰山融化龍卷風肆虐,整個紐約陷入冰河世紀的故事。影片通過超炫的特效打造有史以來最驚心動魄的災難片。艾默里奇後來又拍了一部關於全球毀滅的災難電影《2012》,也是另觀眾唏噓不已。看完這部電影首先給我的感受就是兩個字:震撼!不僅僅是故事情節還有場景與特效,隱隱的感覺到那個「後天」並不遙遠。故事由小及大講述以美國為代表的地球的一天所發生的災難,通過導演對未來的設想與預知來呼籲所有人,喚起整個世界對日益嚴重的溫室效應的重視程度。電影中一些標志性的建築被瞬間冰凍,一個個橫向的冰柱突出了溫度的急速下降與冰凍。其實《後天》最大的看點就是那些精彩的自然災害畫面,它所呈現的不僅僅是一場災難,更是給每一位觀眾敲響一個警鍾。力圖說明如果溫室效應和全球變暖的趨勢繼續發展下去勢必引發全球的災難。
但電影另一面用愛與親情的情感填充,則如一縷救贖的微光,暖人心房,電影並沒有用絕對的絕望塑寫悲情,而仍舊篤信著人類終有一天能與自然和諧共處。
不算勵志電影,算是科幻電影。

⑷ 電影後天講的是什麼

影片鑒賞: 《後天》雖是一部科幻性的災難片,但題材源自美國國防部一份機密報告,報告中提到全球氣候變暖,在未來20年內將引發人類浩劫。2002年7月,「二十世紀福克斯」電影公司力挫派拉蒙、環球和華納兄弟等大電影公司,奪得《後天》的攝制權,並重金聘請曾拍攝過影片《獨立日》的導演羅蘭。艾默里克執導。這位大牌導演擅長導演科幻災難片,使影片場景震撼人心、發人深省,真實地反映了溫室效應給大自然帶來的災難。艾默里克希望通過他的電影讓觀眾注意到地表升溫的現象,注意到溫室效應將會帶來怎樣的惡果。 全球變暖從而導致南北極冰塊融化,現在的氣候自然系統也迅速劇變,最後造成新冰河世紀的降臨,於是人類面臨了史無前例的災難。這是電影最初的構思來源,它所揭示的話題有一定的真實性,而且目前已經有一部分的症狀,到底有沒有那麼嚴重,也許我們現在還無法預料到。實際上,溫室效應並不僅僅等於氣候暖化,與此同時,造成溫室效應的氣體,比如二氧化碳、水蒸氣和CH4等,吸收熱輻射造成氣溫下降。近年來,厄爾尼諾現象和拉尼娜現象發生得特別頻繁,造成冰川融化,一方面減低了海水鹽分濃度,使暖流攜帶熱量不足;另一方面使海平面上升,地表洪水肆虐,這都是生態系統崩潰的反應。地球現在持續在冰期與暖期間循環,已經運轉到了暖期尾聲,即將迎接冰河時期的到來. 電影《後天》結尾,山姆和其他幾個倖存者等到了前來營救他的爸爸傑克。紐約劫後餘生的人們等到了營救他們的直升機。一個光明的結尾,一個撫慰人心靈的結尾,一個人們期待得到的結尾。像無數部好萊塢災難大片一樣,《後天》總算讓我們吐出一口氣,帶著心有餘悸的心滿意足走出電影院。 看到這里,相信有人也會像我一樣,悲觀地在心裡默念:山姆等到了傑克,但是誰來拯救我們的未來? 對資深影迷來說,會習慣性地挑剔拷貝的質量;會嘲笑凍裂樓體的嚴寒竟然像追蹤獵物的猛獸一般,在爐火前停步不前;會詫異科考探險者居然能夠把臉單獨暴露在冰凍的天氣下而若無其事。苛求真實在這里沒有太大的意義。 因為這個光明的尾巴無非是一個象徵。包括傑克和山姆,包括「大人物」們,都無非是象徵。象徵著人類的理智,象徵著人類的未來,象徵人類的短視和反省。理智讓我們對災難保持警覺,未來命懸一線,而短視使我們對災難毫無戒備並且自食苦果。 在好萊塢大片里,每當地球和人類災難臨頭,不管是彗星撞地球,還是外星人入侵,或者是致命病毒襲擊,總會有一個凡人英雄,憑著超人的意志和九死一生的好運氣,拯救人類於生死邊緣。《後天》里沒有「救世主」,在巨大災難面前,誰也不能充當英雄,但卻不乏智者和勇士,傑克就是這樣一個主角。還有英國科學家萊遜。他們預見到了人類即將遭遇的悲劇性結局。在災難片里,英雄常常是這樣一些人物,他們所從事的職業在平時與「英雄」和「勇氣」毫不沾邊,比如傑克,一個古氣候學家。而現實恰恰如此,假如不是「非典」,誰會知道一個叫鍾南山的疾病防治中心的醫生? 自從「9·11」以後,美國的電影更加關心現實,也更加富於批判精神。《大象》如是,《華氏911》如是,《後天》亦復如是。批判現實主義正在成為新的主旋律。《華氏911》將矛頭毫不留情地直指布希政府,剝下他的外衣給世界人民看。《後天》同樣以災難預言的方式批判了美國政府的政策取向。影片結尾,幡然醒悟的繼任總結,向全世界公開懺悔,反省了過去的環境政策,感謝「第三世界」發展中國家「收留」了美國難民。這毫無疑問是針對美國拒絕在「京都議定書」上簽字而做的最辛辣的嘲諷,或者,也可以看作是以極端的方式所給出的一個善意勸諫。 電影的主旨是提請每個人:關心我們的未來!片名「後天」(the day after tomorrow)無疑是一個警示——別以為災難離我們很遠,它就在眼前。 山姆得到了來自父親的承諾,父親履行了自己的諾言,沒有棄自己的兒子不顧。可是,誰能給我們的後代以承諾,為他們的未來負責? 科幻小說和電影往往有著驚人的預見力,後世的現實往往就是曾經的想像。這是一個發人深省的事實。也許是因為人類的創造最初總是植根於想像之中。登月、飛天曾經存在於遙遠的傳說中,今天的電腦時代、網路時代當初也只存在我們的大腦皮層中。誰敢說,《終結者》和《黑客帝國》只存在於電影中?誰敢說《28天》《28周》永遠不會出現?未來的事情,誰知道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