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電影、電視劇的台詞都是後期配的嗎,看電視總覺得演員口型不對。
純本土的電視劇、電影都是演員原聲,有些電影可能應為特技、剪輯等原因需要後期配音。我說的本土電視劇,是說非合拍劇。香港就香港電視劇(比如TVB的),大陸就是大陸電視劇(比如央視拍的),台灣就是台灣電視劇(比如華視)。那種口型很對不上的基本是合拍劇,大陸香港合拍或者台灣香港合拍等,合拍劇因為各地演員語言都不同,就需要後期配音,有的演員會自己給自己戲配音,有的就找配音演員。
像台劇、TVB的電視劇一般都是拍攝時候的原聲
㈡ 想問下大家如何對口型配音
嚴格而言,在對口型方面,「雙簧」比配音稍難。配音員可以看著熒幕上演員的表演配音,如果口型與聲音不同步,後期還可以調。而「雙簧」,那位坐在凳子上,前面的表演者,需要現場對口型,緊張感更強!
為了盡可能對准口型,讓畫面看起來沒那麼尷尬,配音員們通常會在保持原義的情況下,根據原片口型適當調整台詞的語句長短、用詞和語序,然後對著畫面,看原片演員的口型配音。
動畫角色與配音演員的口型,不是非常吻合;第二種配音方式,由於先錄制角色的配音,動畫師跟著音軌配口型,再根據聲音的表情設計動畫,這樣,角色和配音演員的表演會非常接近,而且口型會非常吻合。
比起語言有差異的譯製片和非真人表演的動畫片,真人表演,且台詞是國語的國產電影、電視劇,對口型應該是比較容易的。但即便如此,作為觀眾,偶爾還是會發現一些影片的口型對不上。這主要是因為,有時候演員說著說著忘了台詞,或背錯了台詞。演員說的話和配音演員的台詞不一樣,口型自然就不一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