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一男一女再一個屋裡打網球這是那部電影
韓國電影:我的野蠻女友(在打壁球)
『貳』 昨晚央視第一劇場關於網球手的電影叫什麼名字
《網住愛情》
溫布爾登網球公開賽又稱「全英草地網球錦標賽」,在世界網球四大滿貫賽事中歷史最悠久,也是唯一在草地上舉行的網球賽事,在每年的六月底七月初舉行,設有男單、女單、男雙、女雙和混雙五項比賽。
據史料記載,溫網的第一場比賽於1877年舉行,當時的參賽選手只有22名,而且全部是男性,因此該項賽事又被稱為「男子單打」比賽。而觀眾也只有約二百位,決賽的門票 價是一個先令,約合二十分之一英鎊。第一位奪得溫網桂冠的是英國人斯賓塞·戈爾。兩年後的1879年增設了男子雙打,七年後的1884年始有女子單打,以後又增加了女子雙打。到了1913年最後增設了男女混合雙打。溫網起初只限英國人參加,1901年起允許英聯邦各國派代表參加比賽,從1905年開始擴大為國際性的球賽。
1922年,溫網首次改變了比賽的規則,所有選手都必須一輪一輪過關。而此前,上屆冠軍只需戰勝最後的挑戰者即可衛冕。溫網先後因兩次世界大戰共停辦了十年。1968年,溫網對所有職業選手開放,而此前報名參加該賽事的只能是業余選手。
目前,溫網的男子單打紀錄仍由英國人威利·任肖保持,他在十九世紀八十年代裡七次奪冠。而美國人彼得·桑普拉斯在1993年至2000年間平了這項紀錄。女單紀錄的保持者是素有「女金剛」之稱的美籍捷克裔選手瑪蒂娜·納芙拉蒂洛娃。她在1978年至1990年間九次獲得女子單打的冠軍。
從溫布爾登到中網——網球的中國之旅
在綠草茵茵的Wimbledon,在陽光燦爛的Australia,在熱情如火的Roland Garros,在氣勢磅礴的New York,一個個永不言敗、充滿激情的偉大球員,留下了他們瀟灑拼搏的身影。勝利的笑容,悲情的淚水,不懈的努力、放縱的吶喊,無一不縈繞在那個小小的精靈網球上,感染著每一個崇尚健康、熱愛生活、積極向上的人。
在中國,很少有一項體育運動像網球這樣,記錄著我們這個古老國度的發展變遷軌跡:清末侵華英軍將其帶入,傳教士將其推廣,很長一段時間是「洋人」在遙遠的東方排遣寂寞的游戲;此後又成為達官貴人的消遣。新中國成立後,網球是運動員的專利;改革開放後,網球成為高收入者的新寵;上個世紀九十年代後,網球已褪下「貴族運動」的外衣,走入尋常百姓家。 隨著人們經濟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閑暇時間的增多,網球運動在神州大地漸漸興起,網球愛好者越來越多。
專業人士表示,網球運動的格調一直很時尚,健身、社交功能兼而有之。這也是越來越多過上小康生活的中國人選擇網球的原因——無論是在經濟發達的大城市和東部地區,還是在經濟尚欠發達的西部地區。
近幾年來,參加網球運動的人數和對網球場的需要量急劇增加,據統計,現在全國的網球愛好者人數已經達到200萬。2004年夏天,李婷、孫甜甜在雅典奧運會上女子網球雙打的歷史性奪冠更是給FANS以莫大的鼓舞。這枚沉甸甸的金牌,極大地激發了國人對網球的熱情。一時間,網球場上人聲鼎沸。
如果你是網球發燒友,那麼千萬不要錯過今年9月份在北京舉行的巨星雲集的第二屆中國網球公開賽,11月份高手爭霸的上海大師杯,這可是今年兩大在家門口舉行的世界級的網球大賽啊!
如果你不僅想飽眼福,更要參與,那麼很多業余大賽可以滿足你的要求,像每年年初在北京舉行的天創健康杯比賽,每年春夏在北京和上海舉行的鷹牌花旗參杯業余網球大賽都是很好的選擇。
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還有眾多的網球俱樂部為網球愛好者提供各種各樣貼身的網球服務。工作之餘,去網球俱樂部已經成為都市時尚男女的首選。其中有些俱樂部通過網站也聚集了非常多的人氣,球迷們在網站上自由的約球,享受著網路和網球的兩重快樂。
讓我們一起來關注網球,關注網球主題電影,關注一項運動在中國的成長。
『叄』 某部電影中,洪金寶用網球拍與對手對打,對方拿的雙劍叫什麼(正規名稱)
夏日福星,對手倉田保昭的武器叫琉球三叉刺,日文作「サイ」,該型武器英文名由日文音譯為「Sai」,中文作「十手」。現在常用於硫球空手道的器械教學,又稱空手道短叉。
1985年洪金寶導演的《夏日福星》。主演:洪金寶、成龍、元彪、岑建勛、曾志偉、苗僑偉、馮淬帆、吳耀漢、胡慧中、關之琳、劉德華主演。
放大假隨旅行團去泰國遊玩,突然接到曹警司的通知,富商馬先生被殺,要求他們火速回香港,協助調查此案。在這時,有三個殺手來到香港,要殺馬先生的女友關之琳和同此案有關的商人劉滅口。為保護二人,胡慧中讓關之琳住進五福星家中以便保護;成龍、劉德華二人負責保護商人,由元彪和胡慧中留在關之琳家中引殺手上鉤,正在其中一個殺手准備動手時,好在岑建勛來臨,殺手急忙走掉,而胡慧中也發現了殺手,欲追趕時卻被殺手逃脫。在保護商人外出時成、劉二人中計,商人被殺,此時關之琳與五福星也遭到殺手追殺,關鍵時刻,成龍與元彪趕到與殺手展開了一番激斗。
『肆』 有哪些與網球有關的電影
1.情定溫布爾登Wimbledon
浪漫喜劇《情定溫布爾登》是一部以網球,還有大滿貫為背景的愛情電影,在2004年溫布爾登網球公開賽結束之後上映。男主角是一名職業球員,排名很低,掙扎著打上溫布爾登後,遇上了突如其來的愛情。漂亮的女主角也是網球手,男主角從此走上成名之路。從2003年開始,攝制方就駐扎在溫網現場拍攝。由好萊塢著名演員保羅·貝塔尼和克爾斯滕·鄧斯特主演。該片以愛情為主題,網球只是引線,通過電影的鏡頭來看網球。
ps.值得看的一部~
2. 球已出界
《球已出界》是「硬條」西恩·威廉·斯科特擔綱主演的運動題材喜劇。無論從選角,資金來源還是市場目標來看,《球已出界》都是一部標準的具有獨立電影氣質的作品。從《美國派》開始一路成長的西恩·威廉·斯科特是影片中幾乎唯一的熟面孔。這位從一個藝人大賽中被發掘的草根明星是一個天生和睜的惡搞型喜劇演員。《球已出界》的故事並不復雜,仍是拿小人物的故事說事。甚至可以說影片的故事和人物在整體上並不豐滿,但趣味的瞬間卻在斷斷續續中不斷綻放。
3.《賽末點》
《賽末點》,由導演伍迪·艾倫(Woody
Allen)執導,《賽末點》在倫敦首映時,伍迪·艾倫說,這是他40多部電影中三部真正的好電影之一。講述一位偶然利用婚情混入英國倫敦上流社會的小白臉克里斯殺人越禍的故事。
補充:講一個來自愛爾蘭的窮網球教練Chris堅信,人生好比網球比賽到了賽點的時候,出現了一個擦網球,50%的機會球擦網而過彈到對方場地,那麼擊球的你就贏了;50%的概率球擦網而落掉在自己場地,那麼你就輸了,活該你輸,bad
luck是沒人能有辦法的。
一開始,影片就來了個網球中的擦網的鏡頭。而且這個球有沒有過網,我們不知道。但是常識告訴我們,這樣的球如果打成了,就是幸運球。如此,引出了本片的關鍵詞「lucky」。導演好像有意無意地在告訴我們,在生活中最重要的就是「lucky」。男主角最終憑借著好運中困氣逃脫了法律的懲罰,他切身體會到了好運的含義,結局匪夷所思但卻體現了真實的人生。
4.《網球王子》真人電影版
網球王子真人電影版是2006年5月13日在日本上映的一部電影,根據漫畫作品《網球王子》改編而來。真人電影版內容主要從龍馬進入青學講起至青學和冰帝的比賽結束。劇情還算OK,看看美少男們吧!
並且,中國香港著名電影監制陳可辛正在製作一部關於中國最出名的網球明星李娜的電影。
陳可辛的電影公司前段時間聲明,正在籌備的電影會以李娜的自傳為賣棚念基礎。陳可辛說:李娜有一個看似不可能實現的夢想。但是她找到了讓夢想實現的途徑。她打破所有規則並且定下新規,克服所有困難,最終成為了傳奇。李娜說:我很榮幸,能有這個千載難逢的機會來通過電影把我的故事告訴別人。這部電影的預算在1億元左右,希望能盡快面市一睹風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