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經典電影 » 中國經典電影觀後感350
擴展閱讀

中國經典電影觀後感350

發布時間: 2025-08-11 17:19:16

1. 中國戰爭片《戰狼》觀後感

中國戰爭片《戰狼》觀後感

《戰狼》這部影片講述了一名叫做冷鋒的特種兵戰士加入了一個叫做“戰狼”的優秀特種兵隊伍。在他們與另一支隊伍進行對戰演習時,一小隊外籍雇傭兵突然非法入侵中國,並殺害了一名正在演習的中國軍人。於是正在演習的隊伍立刻轉入實戰狀態,經過一番激烈的戰斗,最後消滅了入侵的敵人。

其中有一段說的是敵人把冷鋒的隊友打傷了,對友們為了救他,接連沖上去幾個人,也被打死了。打傷的隊友為了不讓隊友犧牲,要冷鋒把他打死。冷鋒為了救他,讓隊友們打斷旁邊的一棵樹,樹倒下來,剛好讓敵人打不到他們,他快速沖過去,把受傷的隊友救了回來。他們這種團結的精神非常值得我們學習。同時,他的機智勇敢也非常讓我佩服。

最讓我感動的一處是:在冷鋒被敵人用刀抵著喉嚨時,敵人把他衣服上的中國國旗撕掉並扔在地上,他本絕望的眼睛立刻充滿了鬥志和憤怒。他一把奪過敵人手裡的刀,並刺進了敵人的喉嚨,然後撿起地上的小國旗,貼在了衣服上。冷鋒那強列的愛國精神讓我很是感動,在自己的生命都快保不住的時候,為了國家的尊嚴,他爆發出力量殺死了敵人。這種強烈的愛國精神值得我學習。

“犯我中華者,雖遠必誅!”是啊,不論是過去還是現在,或者將來,只要侵犯我中華的人,就一定會消滅!

中國戰爭片《戰狼》觀後感

去年12月,演員佟大為來南京看望抗戰老兵,並請他們看電影。昨天下午,常年資助老兵的演員吳京,也趁在寧宣傳《戰狼》之機,邀請5位老兵觀看自己的這部新片。

昨天受邀觀看電影的老兵,有94歲的劉漢、92歲的劉恆、94歲的張修齊、95歲的楊伯琪和93歲的盧華。看到5位“90後”老兵身體硬朗、精神矍鑠,硬漢吳京,也不得不服氣。

《戰狼》中一個個精彩的畫面,看得老人們情緒頗高,“電影很精彩!”影片結束後,張修齊站起身來,評價道“戰場上要的就是一種氣勢”。劉漢觀影生情,回憶起往年抗戰殺敵的經歷,他說當兵就要殺敵,否則當兵就沒了意義。

現場的影迷為老人們的不平凡經歷和精彩點評叫好,“老人說到的,都是點睛之筆。”面對老兵們的贊譽,身兼導演和主演的吳京,不停感謝,並表示“我是假的,你們才是真正的軍人。”吳京呼籲影迷們,記住這些曾為國家做出貢獻的老兵們,讓他們安享晚年。

南京關愛抗戰老兵志願者聯盟的錢肖松告訴現代快報記者,吳京常年捐款給一些關愛老兵的機構。今年元宵節,他還曾發起“兵湯圓行動”,為老人們送去關愛和慰問。吳京曾表示,電影上映有檔期,但是關愛老兵沒有檔期,或者說永不下線。這些老人值得永遠被銘記。

中國戰爭片《戰狼》觀後感

對於天下無敵的中國大陸軍旅電影和神劇已經無力吐槽,相對而言,今天首映的《戰狼》堪稱為中國大陸軍旅片中的經典之作。我萬萬想不到我們中國大陸也能拍出這樣的電影,不枉我的期待,苦苦等了這么久,雖還有不足,比不上國外相同體裁的一些電影,但我已經很自豪!

當兵,後悔兩年。不當兵,後悔一輩子。這是劇中冷鋒(吳京飾)的回答,讓多少想當兵的青年滿腔熱血! 讓多少在役或退役軍人感到無比自豪!讓多少錯過當兵的人後悔莫及!

當兵是我的夢想 ,現在還是我的夢想,是一個不可能的夢想,是一輩子的遺憾! 十八歲之前,我夢想著十八歲。十八歲的時候,我等著十九歲。十九歲的時候,我戴著眼睛看著母親盈眶淚水。看著一年又一年的徵兵告示,過了二十三歲,還是熱血沸騰。在當今,隨著中國經濟的騰飛,國防預算的增長,部隊的生活待遇相對以前而言有了質的提高,沒有以前那麼艱苦,所以很多家長慢慢地開始接受子女去當兵的意願,甚至花錢去爭取當兵名額讓子女去當兵(不知道在其他地方是否如此。),讓子女得到鍛煉,讓子女能有個好的發展前景。

犯我中華者,雖遠必誅! 這是劇中石青松(石兆琪飾)的台詞,武裝著軍人的軍魂,散發著軍隊的軍威,樹立著國家的國威!能激起和喚醒多少人的愛國熱血!

目前中國軍隊的反腐,希望進行到底!通過這次的反軍腐,能將中國軍隊改革成一支真正不朽的鋼鐵之軍! 希望我國新聞發言人除了嚴重交涉,嚴厲抗議的老台詞外,還有實際的行動,不單單是響亮的 口號 !希望我國神一樣的廣電局不要再讓軍旅神劇毀掉一代又一代人的三觀,國家對足球改革了,什麼時候才對影視界改革?更希望我國的愛國教育事業能實質性的全面開展,短時間的軍訓 是不夠的,每個星期一的升國旗唱國歌是不夠的,多讓孩子從小感觸到軍人的靈魂和國家的神聖,比如一些軍營武器對市民開參觀,比如愛國體裁的電影、書籍和歌曲等。

精忠報國,雖沒有手握鋼槍,但不損國家之利,不泄國家之密!

用血肉之軀換來的今天,不能再用重新換來明天!

藝者,應有良知。一味的追逐商業化,而拋棄了真實性,只有反面教材的價值!

希望今後的影視界更加正能量 ,出更多有價值的真實好作品!

中國戰爭片《戰狼》觀後感

《戰狼》主要講了在南疆圍捕販毒分子的行動中,特種部隊狙擊手冷鋒公然違抗上級的命令,開槍射殺傷害了戰友的暴徒武吉。這一行動令冷鋒遭到軍方禁閉甚至強制退伍的處罰,不過各特種部隊精英組成的超級特種部隊——戰狼中隊的中隊長龍小雲,卻十分欣賞這個敢作敢為且業務過硬的血性男兒,於是將其召入自己的麾下。在新近的一次演習中,冷鋒憑借冷靜的判斷力成功擊退了突然出現的狼群。誰知在毫無准備的情況下,戰狼隊遭到了一夥荷槍實彈分子的襲擊。原來武吉的哥哥敏登是一個冷酷無情的國際通緝犯,他手下豢養了一大批身懷絕技的雇傭兵。為了給弟弟報仇,敏登派出雇傭兵千里迢迢奔著冷鋒而來,一場大戰就這樣開始了。

電影中,最令我記憶深刻的一句經典台詞是:冷鋒在幹掉侵略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外國僱傭軍時,被一個頂尖狙擊手打中了衣服,這時,他說:“媽的,不打頭,打老子衣服!”一個幽默、英勇的解放軍戰士形象隨著他的一言一行深入人心。冷鋒,這個以鄰家壞小子的形象有血有肉地詮釋了全新的軍人形象。雖然有著“痞”的一面,但他同時也是一名極其專業頂尖的軍人,他是神槍手,反應敏捷,趕超人類體能極限,戰術高超頭腦靈活,更有著極為鮮明的“中國特色”,即一身中國功夫。

看完這部電影,我渾身熱血沸騰,不由得為冷鋒叫好,為中國軍人叫好!正因為有了這些熱血男兒,我們的國家才這樣安定,正因為有了這些一心保家衛國的戰士,我們才能立於世界強國之列。向你們致敬,為你們喝彩,更想——長大後就成為你們一樣的人……

2. 古代歷史電影觀後感350

第一篇
《大秦帝國》為我講述了一個群雄逐鹿,山河日變的秦朝統一的故事。

在這段歷史長河中,英雄輩出,百家爭鳴。秦國是這場歷史豪賭的最終勝利者。他們燃燒著自己,用一段段血與淚,愛與恨交織的悲壯故事,推動著整個時代前行。最終大出天下,統一六國。
在這段歷史故事中,涌現過許許多多為後世所熟知的典故傳奇,而印象最深的是商鞅的立木取信。
商鞅為了取信於民,在變法令下達後,以三丈之木置於國都南門,募民有能徙木於北門者賞十金,但無人響應,最後他將賞金增至一百金,有一人應募,立即獲得一百金,以此來取信於民。深深地被商鞅的才能和不屈服的人格、秦孝公的知人善用和堅持真理的決心所震撼。
在如今的生產生活中也是一樣,一個國家只有使民信才能立國立民,一家公司,一個人也是一樣。

第二篇

《漢武大帝》講述了漢武帝劉徹54年的統治歷程。
前無古人的巨大功業,使漢武帝成為歷史發展道路上一座罕見的高峰,成為中國歷史上一顆耀眼的巨星。
他的雄才大略使漢朝成為當時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成為世界文明無可爭議的中心,而漢武帝的時代,也成為中華民族歷史上最值得自豪和展示的偉大時代之一。
《漢武大帝》將展現這段氣勢恢弘,英才輩出的大時代,對這一時代文治武功的回顧,可以激發,調動起觀眾的愛國情懷,增強民族文化和歷史的自豪感。因為有他,如今的我們才叫漢人,如今的民族才叫漢族,而不是什麼晉族,秦族。
從劉徹登基起,他智斗竇氏,重掌大權;任命衛青,大敗匈奴;信任張騫,出使西域;任命董仲舒,文化一統。在許許多多的事跡中,最難讓人忘卻的便是」金屋藏嬌「的那段美好佳話,當年的他說:」若得阿嬌,便以金屋許之。「十年之後,是誰守著金屋淚眼成花,坎坷的愛情令人唏噓不已。
千百年後,史書上或許只記了這樣一段話:名,劉徹。高祖劉邦的曾孫。在位54年。逝世時年70。謚號:武;廟號:世宗。

但後人永遠不會忘記那段燦如星辰的耀眼歷史。

3. 觀《小花》有感

《小花》,是中國電影百年經典,革命故事片之一。是七十年代末的作品,1979年拍攝的。我那時看這部電影是在農村的露天廣場上看的。記得是個冬天,我們幾個同學一起到學校旁邊的的一個村子裡看電影,那時一晚上能演3部片子,先看的是《錦上添花》、《喬老爺上轎》,然後是《小花》。《小花》取材長篇小說《桐柏英雄》。1930年,桐柏山區的一戶姓趙的貧困人家,將不滿周歲的女兒小花賣給人家。當晚,伐木工人何向東將地下黨員董向坤和周醫生的女兒董紅果寄養在趙家,因董紅果和小花同歲,就改名也叫小花。十七年後,解放軍進入桐柏山區,已經十八歲的趙小花到部隊中尋找兩年前為躲避抓丁投奔革命隊伍的哥哥趙永生,沒想到趙永生負傷掉了隊。小花沒有找到哥哥,卻遇到團部衛生隊的周醫生,母女相見不相識,周醫生把小花認作了乾女兒。再說趙永生的親妹妹小花被賣以後,又被何向東贖出,收養在何家,改名何翠姑。十幾年後,已成長為游擊隊長的翠姑在一次戰斗中救了身負重傷的趙永生,但並不知道他就是自己的親哥哥。在攻打縣城的戰斗中,小花與哥哥相逢。翠姑偶然與養父談起小花找哥哥的事情,才得知自己被賣的身世。後來翠姑在一次戰斗中為營救小花而身負重傷。戰斗結束後,小花和親生父母相認。永生和小花一起去醫院看望翠姑。翠姑在奄奄一息中,斷斷續續地呼喊哥哥,眾人不禁熱淚盈眶。小花接過哥哥手中的槍,決心踏著烈士的血跡,去迎接新的勝利。看了這部電影很受感到流了許多淚。今天,重溫這部影片,我依然是淚流滿面。一部好的文學作品,確實是教育人、感染人,激勵人向上。透過淚水,一個健美的濃眉大眼的女孩子熱淚連連地走在行軍的隊伍當中,惆悵地尋找哥哥,可她沒有找到,她的失望和悲傷是用那一句常常的吟唱來表述的,那種發自心底的吟唱,深情、舒緩、優美,聲音本身如同百靈般清脆、悅耳,女主人公叫做小花,悲苦的身世讓她不得不一再尋找失散多年的當兵的哥哥趙永生,哥哥英武勇敢,與年輕女游擊隊長何翠姑一同戰斗著…片首的那首著名的《妹妹找歌淚花流》如同一首敘事詩,含蓄深沉、意境高遠,電影語匯也及其現代和藝術,意識流的手法第一次在改革開放之處彰顯銀屏,而理想主義和英雄主義貫穿整個片子的始末,其間的親情、友情、愛情有機融合,唯美主義的電影風格浸透著浪漫而溫情的色彩…真正的小花何翠姑抬著擔架行進在高山小徑上,一步步磕出鮮血的膝蓋,伴隨著那首著名的《絨花》高潔、靚麗、清新、質朴、盪氣回腸,歌聲似乎永遠縈繞在那高山深處,久久不會飄散,那閃爍耀眼的彩虹和光環從雲層中播散開來,高天流雲、青山疊翠、優美的歌聲在雲海和松林間流動…《小花》的故事深深打動著我,無論是內容、音樂、畫面、都扣人心弦。說到這,我聯想到了當今的一些文化。時代發展了,文化建設應當達到了一個新的水平。然而,當今,充斥文化市場的都是些什麼?精品少了,低俗、灰色的東西多了。就拿90後的孩子們來講,他們從懂事起,多數受到了武俠、言情、動漫等作品的影響,小燕子式的人物成為他們的偶像。這些孩子對民族的、傳統的精典作品知之甚少。難怪黨的十七大重申:...切實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融入國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設全過程,轉化為人民的自覺追求。積極探索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引領社會思潮的有效途徑,主動做好意識形態工作,既尊重差異、包容多樣,又有力抵制各種錯誤和腐朽思想的影響。繁榮發展哲學社會科學,推進學科體系、學術觀點、科研方法創新,鼓勵哲學社會科學界為黨和人民事業發揮思想庫作用,推動我國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和優秀人才走向世界。 十七大以後,中央在社會主義文化建設上力度必然加大,外來的沖擊固然值得重視,自身方面的加強更為重要,我們的文化建設的方向、文學藝術發展的方向、媒體建設的方向,就更為重要。多弘揚經典、精品、健康向上的東西吧。我是60年代生人,在七十年代末和八十年代初,我首看電影《小花》,被其中曲折動人的故事情節秘感動,涕淚成行,被電影里美妙的音樂扣動心弦,至今難以忘懷。昨天,我下載了這部電影,重溫之後,依然落淚。與當今的武打、言情、宮庭、戲說之類的作品相比,教育意義是不言而喻的。時代在發展,我們不能總是停滯在某一時代,停滯在某一時代的思維定勢,但主旋律不能變,傳統文化不能丟,積極向上的東西不能少。前階段,中宣部搞五個一頒獎活動很好,看了那些獲獎作品,感到真正的文藝復興就要到了,類似百年經典的東西又多了起來,民族的文化教育又給人們帶來新的希望。與《小花》作品一樣,《亮劍》、《家有兒女》、《鄉村愛情》、《都市故鄉人》等多部優秀作品為人們送上健康豐富的文化大餐。多看看中華文化經典,提升自己的文化品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