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經典電影 » 經典電影畫面卡薩布蘭卡
擴展閱讀
江南電影院亞洲最新 2025-08-04 21:17:24
印度國語電影國王架到 2025-08-04 21:11:43
伊朗電影講的什麼 2025-08-04 21:08:10

經典電影畫面卡薩布蘭卡

發布時間: 2025-08-04 19:02:08

『壹』 一部美國經典二戰電影講述一個摩洛哥北部城市發生的諜戰故事

美國電影《卡薩布蘭卡》(也譯成北非諜影),是1942年上映的華納兄弟影片公司出品的經典電影,由邁克爾·柯蒂斯執導,亨弗萊·鮑嘉、英格麗·褒曼、克勞德·雷恩斯、保羅·亨雷德等主演。該片在1944年第16屆奧斯卡獎頒獎禮上獲得了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劇本三項大獎 。2007年,美國好萊塢編劇協會評選了史上「101部最偉大的電影劇本」,該片排名第一位。
影片講述了二戰爆發後,大量的歐洲人逃離了自己的國家以躲避納粹的鐵蹄,摩洛哥北部的城市卡薩布蘭卡成了從歐洲 到美國的重要中轉站。在小城的里克酒吧里,常常聚集著各種膚色和各種身份的人,老闆里克是個玩世不恭的神秘人物。

捷克反納粹組織的領袖維克多和妻子伊爾莎成了里克酒吧的不速之客,他們的目的是要得到里克手中可以通往美國的通行證。而里克發現伊爾莎正是自己當年失散的情人,誤解解開之後,仍然深深相愛的里克和伊爾莎陷入了艱難的抉擇。
里克對伊爾薩的深情讓他選擇犧牲自己的幸福成全愛人,在卡薩布蘭卡的機場,里克擊斃了阻止維克多和伊爾莎離開的德國少校,目送著自己最愛的女人奔向自由。

『貳』 影史最偉大的愛情片,講的不只是愛情——『卡薩布蘭卡』

「全世界有那麼多城鎮,城鎮中有那麼多酒吧,她偏走進我這一家。」

『卡薩布蘭卡』是影史上最偉大的電影之一,在各種資深雜志和媒體的百大電影榜單中,這部影片總是能排進影史前十。

在1944年的奧斯卡上,『卡薩布蘭卡』斬獲最佳影片、最佳導演以及最佳改編劇本三項大獎。

2007年的美國編劇協會影史『最偉大的101部電影劇本』榜單中,由『卡薩布蘭卡』奪冠。

我私心認為,在愛情片這個類別里,『亂世佳人』、『廊橋遺夢』、『羅馬假日』以及『泰坦尼克號』或許可以爭一下二三四五名,但第一名,我一定會投給『卡薩布蘭卡』。

這是一部人們最熟悉不過也最陌生的一部電影。

許許多多的人聽過這部影片的鼎鼎大名,但多數人因為沒有色彩等原因望而卻步,真正靜下心去看過這部影片的人算不上多。

有些人問過我,現代電影工業那麼成熟,劇情緊湊、場面火爆、鏡頭運用嫻熟,觀眾想看派並的,要什麼有什麼。為什麼經典總是經典,難以逾越?

我要說,當你真的去看過一些經典的老電影,你會發現,當今的所有類型片,無一例外都在模仿這些經典。當今所有電影中的精彩劇情或是台詞,都能在一些經典電影中找到最開始的影子。

這就是『卡薩布蘭卡』這樣的經典之所以成為經典的原因。

這部影片講的是一個三角戀的故事。

劇情其實很簡單,男主角瑞克在卡薩布蘭卡開了一家酒吧。

一個意外的機會,他得到了兩張可以在納粹佔領區暢通無阻並前往中立國葡萄牙的通行證。

巧合的是,他昔日的摯愛伊莉莎和她的地下黨丈夫維克多·拉塞羅剛好逃亡到卡薩布蘭卡,只有這兩張通行證才能幫他們逃脫險境,並到其塵旦跡他地方繼續組織反法西斯運動。

瑞克最後選擇了忍住內心的痛楚,目送情人隨她丈夫而去。

可這並不只是一個三角戀的故事,

一個簡單的三角戀故事不會為這部影片贏得這么多榮譽,

影片也不是因為它所講的三角戀為人所銘記。

偉大的影片不會把所有故事都告訴你來講故事,而是通過場景的挪移、人物的對話,將你代入到影片所展示的環境中。這也正是卡薩布蘭卡所為人稱贊的地方。

有錢有勢的人得以逃脫籠罩歐洲大陸的戰爭陰雲。

而沒錢的人,只能困在這里。

從大環境到小環境,從無名人物到男女主角的角色塑造,都在一兩段對話,三五個鏡頭之間完成。

男主角瑞克,對待蠻橫無理的人,以蠻橫無遲敬禮回敬,而對朋友或是他所了解的人,他便十分包容。

而對對手的塑造,雖然雷諾警長是個腐敗的官僚,但卻不是個蠢貨。

他是一個有著深邃洞察力而且亦正亦邪的存在。

他與男主角的對話多次展示了戰爭中各種不同價值觀的沖突,也同時是影片走向的風向標,雷諾警長最後的跳反,也使之前的針砭變成欲揚先抑,彌足珍貴。

這段對白是影史上最經典的一段對白之一。

在我第一次看卡薩布蘭卡的時候,我不由得驚嘆,原來人物關系可以這樣交代,簡潔明了而又讓人印象深刻。

這段對白甚至讓我嫉妒男主角,因為我實在想不到一個男人在對待感情的時候,還能說出什麼比這兩句還要酷的台詞了。

瑞克的性格在影片中有多次反復,從開始拒絕女配角時的冷酷無情,到自稱不會為別人「伸出自己的脖子」,再到後來出手救下保加利亞姑娘,以及身涉陷阱護送伊莉莎和維克多離開。總的來說,他在影片中的形象是螺旋上升的。

救助保加利亞姑娘這段,可以看做是全片中的感情轉折點。

在瑞克同這位姑娘對話之前,他是無法理解女主角的背叛的,他認為愛就不能做對不起對方的事。

而經過這段對話之後,他明白了,在這場戰爭中人們失去的太多了,有太多的身不由己。而這時他已經原諒之前伊莉莎的離去了。

而對於伊莉莎來說,不論她選擇與丈夫一同離開還是與瑞克留下,或是與瑞克一同離開,怎樣都形成了一種背叛。

首先伊莉莎和維克多是合法夫婦,自始至終都在一起。

而伊莉莎和瑞克的愛情也是真愛,那時她誤以為維克多已經死了,所以伊莉莎和瑞克在道德上都無可指摘。

但在影片的後半段,伊莉莎趁著夜色,瞞著維克多來找瑞克,就是一段明顯的出軌行為了。

但就是這段明顯越界的行為,給這部影片帶來了更深刻的思考。

伊莉莎選擇了瑞克,這是明顯的出軌行為,可卻是真愛。

而瑞克選擇了反法西斯的大局,放棄了自己的愛情。

影片正是通過這一情節,撬動了人們的心靈,展現給我們一個更為崇高的價值觀——

生命誠可貴,愛情價更高,

若為自由故,兩者皆可拋。

這也是『卡薩布蘭卡』之所以成為影史最偉大的影片的理由。

影片自1942年上映至今收獲了無數美譽,即使放在今天來看,除了沒有色彩,影片的劇情也依舊深入人心。這代表著影片所傳遞的價值觀是具備其現實意義,並為廣大人民群眾所接受的。

影片為展現自由的價值觀所呈現的場景已經成為電影史的一部分,

其中,

「守望萊茵」與「馬賽曲」對決的場景,更是有史以來最偉大的場景之一。

瑞克守望愛情,卻又被愛情所傷。

他說出這樣的話,彷彿是在抱怨,又像是詢問。

想必許多人都能明白,

在感情受挫的時候,內心產生出那種疲憊、絕望以及對一切失去信任的感覺。

瑞克在熱戀時遭到拋棄,他早就對感情產生了懷疑,

他根本不知道伊莉莎是否還喜歡自己。

或許早就不再愛了,

甚至根本就沒愛過,他們本是陌路人。

這是遭到拋棄之後,本能的想法。

但他對伊莉莎的愛從沒改變過,這也就讓他產生一種幻想。

「她偏走進我這一家」

乍一聽似乎是一種抱怨,

其實,在內心裡,瑞克是希望,

伊莉莎是故意走進他的店的。

堂堂的男子漢,身處亂世之中,不畏強權,以玩世不恭的面貌示人,

面對感情,卻如此卑微。

這大概是,『卡薩布蘭卡』作為愛情片,最為打動人心的地方。

「全世界有那麼多城鎮,城鎮中有那麼多酒吧,她偏走進我這一家。」

『叄』 美國的黑白片,浪漫的,懷舊的.介紹點

卡薩布蘭卡
●電影《卡薩布蘭卡》

基本信息

中文片名:《卡薩布蘭卡》

英文名:(Casablanca)

導演:邁克爾·寇蒂斯

主演:英格麗·褒曼(飾伊爾莎)

亨弗萊·鮑嘉(飾 里克)

保爾·亨萊德(飾維克多)

時間:1943年

影片類型:戰爭片

浪漫度:★★★★★

劇情解讀

1941年。卡薩布蘭卡。在納粹的鐵蹄之下,要從歐洲逃往美國,必須繞道摩洛哥北部城市卡薩布蘭卡。這使得這座城市的情勢異常緊張。

里克夜總會的老闆里克是位神秘的男子。 一日,捷克反納粹領袖維克多拉斯洛和妻子伊爾莎來到李克夜總會,希望通過里克獲得通行證。里克發現伊爾莎正是自己的昔日戀人,過去的誤解解開後,伊爾莎徘徊在丈夫與情人間,而仍深愛著她的里克,卻決定護送伊爾莎和她的丈夫離開薩布蘭卡。在機場,里克開槍射殺了打電話阻止飛機起飛的德軍少校後,目送著心愛的女人離開…
影片背景

1942年華納兄弟公司請羅納德·里根(沒錯,就是後來的里根總統)和安·謝里丹在一部二戰的影片中擔任男女主角。因劇本的問題,兩人均退出了劇組,替代他們的是褒曼和亨弗萊-鮑嘉。他們成功地刻畫了發生在戰爭期間的動人故事。雖然劇本一改再改,但褒曼和鮑嘉的表演令世人難忘。那個曾被認為是最糟糕的劇本成為好萊塢不朽的名片的藍圖。《卡薩布蘭卡》獲得三項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影片、最佳導演和最佳劇本。

《卡薩布蘭卡》拍攝於1942年,正值二次世界大戰白熱化階段。本片可說是適時誕生的佳作,一經放映便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卡薩布蘭卡這個位在非洲摩洛哥西部的港口,在影片中被假想成二次大戰時,正如片子一開頭所介紹的那樣,在卡薩布蘭卡什麼事都可能發生,什麼東西都可以拿來做交易。在這徨亂的中,一間美國人所開的里克酒店成為故事的中心。人們在這里探聽消息,等候班機,外表只是個夜總會的酒店,裡面卻暗藏著賭場、黑市買賣、各種陰謀伎倆,甚至還有個法國革命領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