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哆啦A夢哆啦「結局」
關於日本漫畫《哆啦A夢》的結局,盡管原作者藤子·F·不二雄在去世前強調沒有實質性的結局,但網上流傳著多個版本。其中,昭和46年(1971年)的版本中,未來人來到現代引發混亂,政府禁止時光旅行,迫使哆啦A夢返回未來。昭和47年(1972年)版中,哆啦A夢為了大雄的成長而選擇離開,大雄最終理解並同意哆啦A夢回未來。接著,1973年日本電視台播放的哆啦A夢系列中,哆啦A夢被設定為最後一集,然而在昭和49年(1974年)的單行本中,藤子創作了《哆啦A夢歸來了》,大雄通過誤會與哆啦A夢重逢,但這並非正式結局。實際上,這個劇情被改編成了1998年的劇場版《大雄的南海大冒險》的附篇,但因為誤解,它也被誤認為是結局,而電視動畫的連載仍在繼續。
盡管有這些非正式的結局片段,但《哆啦A夢》的真正結局仍然是一個未解之謎,因為作者去世時並未給出明確的終結。盡管如此,動畫形式的《哆啦A夢》故事仍在持續,給觀眾帶來無盡的想像空間。
(1)昭和46年電影劇情擴展閱讀
《哆啦A夢》(Doraemon,日文名:ドラえもん),又稱為《機器貓》,日本著名動漫,在全球各地具有極大的知名度和影響力,1979年在日本電視台首播,隨即在日本掀起了哆啦A夢的熱潮,1991年引進中國,在中國掀起了一股無法抵擋的旋風,成為中國成千上萬兒童心目中永恆的經典,深受中國小朋友們的喜愛,是全國最受歡迎的經典動畫片之一,哆啦A夢的故事將人們帶進一個奇妙、充滿想像力的世界。哆啦A夢最初是由兩位漫畫家合作創作出版的。他們是藤本弘和安孫子素雄。他二人從1952年開始合作,並共用同一筆名:「藤子·F·不二雄」。另有外傳,舊版,新版,劇場版等。2008年3月成為日本首任「動漫文化大使」。2012年9月3日,哆啦A夢正式注冊成為神奈川縣川崎市特別市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