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攝影師必看的十部經典影片
攝影師必看的十部經典影片
電影與攝影有著千絲萬縷的關系,攝影追求像電影畫面那樣的故事性,而電影則追求攝影那樣精準的構圖。下面是我整理的10部與攝影相關的經典電影,希望能給愛好攝影的你提供幫助!
10. One Hour Photo
中文片名《一小時快相》。主演羅賓·威廉姆在影片中飾演一個擁有反社會人格的照片沖印店老闆,平時生活孤僻。客人常會拿著家庭內的生活照片來西摩店裡沖洗,通過觀看這些生活照,西摩對一個擁有兩個孩子的家庭日益了解,並幻想成為其中一員,但隨後發現了這個家庭背後的驚天秘密,而西摩接下來的舉動更是帶來了災難性的後果。
9. High Art
中文片名《高潮藝術》。Lucy曾是一位出色的攝影師,在她事業的頂峰階段因為吸毒而過上了隱居的生活。另一位女主角Syd瘋狂地迷上了她的攝影作品,並鼓勵她為自己的`雜志拍攝照片。而Lucy也彷彿在Syd的幫助下重新找回了創作的靈感。於是兩人在逐漸接近的過程中產生了微妙的感情。
8. Rear Window
中文片名《後窗》,由懸疑電影大師希區柯克執導。影片講述攝影記者傑弗瑞因傷療養,療養期間傑奇傑弗瑞經常偷窺後窗,卻意外發現一宗分屍命案。影片展現出了人性最深層的恐怖和最異常的思想。
7. Closer
美國版《偷心》。影片講述人像攝影師安娜(朱莉婭·羅伯茨飾)等四人復雜的男女關系,戲中關於攝影的戲份並不多,但敘事精彩,而且畫面也非常精美。
6. Pecker
中文片名《派克》或《啄木鳥》。影片由約翰·沃特斯執導,整部電影充滿了諷刺意味。影片主角Edward Furlong來自一所藝術學校,自認為是新一代傑出攝影師,以玩世不恭的態度對現代藝術進行了諷刺。
5. Blow Up
中文片名《放大》。這是一部拍攝於上世紀60年代的經典老電影,主角攝影師托馬斯在公園意外拍到一具屍體和一個拿著槍的人。影片用一個攝影師的故事,鋪開了一系列哲學、心理學的問號。
4. Proof
中文譯名《情如物證》。影片中盲人攝影師馬丁因為對周遭的世界有強烈的不信任感,所以不斷拍照,用照片作為他的人生的一項證物。整部影片傳達了一個理念:“當你是盲人時,你無法看清周圍的世界。而當你即是個盲人同時又是攝影師時,你就更需要向世人證明你顫抖的目光中並不扭曲的無限視界。”
3. Under Fire
中文片名《戰火下》。上世紀70-80年代,中美洲爆發大規模戰亂,而此時有很多所謂的戰地記者其實只是坐在大酒店裡依據一些道聽途說的消息發新聞,根本無法發掘到真相。
影片講述駐尼加拉瓜新聞攝影記者Russell Price不肯與這類同事同流合污,在另一名記者克的激勵下,主動涉入革命陣營的活動中,並且發布一張反抗軍領袖尚在生的偽造照片,由此引發了一連串事件。
本片對這種現象做出了深入反思,使觀眾對“戰爭新聞"的生產內幕多了一番了解。
2. Born Into Brothels
《生於妓院》——這是一部紀錄片,曾獲得2005年奧斯卡最佳紀錄長片獎。在影片里,攝影成為改變命運的可能。
導演進入印度加爾各答紅燈區,贈送給當地孩子20台相機,教予他們基本的拍攝技法,鼓勵他們用相機記錄真實的生活。影片以獨特視角呈現了紅燈區的擁擠人潮以及流光異彩背後不為人知的瞬間,藉此告訴人們,再醜陋的角落也有美的存在。
1. City Of God
《上帝之城》
中文片名《上帝之城》。該片曾獲2004年奧斯卡最佳導演、最佳攝影、最佳剪輯等多項提名。影片主角之一——阿炮,擁有一雙善於發掘生活的藝術家的眼睛,其觀察、探索社會的方式也很特別,機緣巧合下成為雜志社的見習攝影師。他用相機拍下的是孩子們荷槍實彈的猙獰,和幫派間無休無止的仇殺。
;② 視覺震撼的15部電影,得到不一樣的攝影靈感
電影,一項視覺盛宴的藝術,其中的攝影技巧往往能將故事的敘述提升到新的層次。今天,讓我們一起探索15部視覺沖擊力十足的電影,它們不僅僅是故事的載體,更是攝影靈感的寶庫。
1. 《月光男孩》(2016)
這部電影講述了一個跨性別和種族的動人成長故事,攝影師詹姆斯·拉克斯頓的鏡頭捕捉到了其中的孤獨與憂郁,他的作品為奧斯卡提名的榮譽增添了厚重的藝術分量,讓觀眾在每一個鏡頭中都能感受到角色內心的掙扎與成長。
2. 《地心引力》(2013)
12分鍾的太空開場,艾曼努爾·盧貝茲基用極致真實的攝影呈現了太空旅行的魅力,每一次光線的躍動,都如同電影攝影的一次壯麗表演,讓觀眾彷彿身臨其境。
3. 《十二宮》(2007)
無與倫比的高清攝影技術,讓《十二宮》在驚悚片領域獨樹一幟。平移與變焦的頻繁運用,使觀眾能無縫跟隨劇情的起伏,體驗一場視覺與心理的雙重震撼。
4. 《浪潮》(2019)
電影攝影在《浪潮》中發揮出強大的情感表達力,自然光與精心設計的場景交織,使得悲傷與黑暗的主題在視覺上顯得既真實又強烈,令人難忘。
5. 《潘神的迷宮》(2006)
吉列爾莫·納瓦羅的鏡頭下,光明與黑暗的界限變得模糊,這部融合了童年夢境與恐怖元素的電影,通過流暢的鏡頭語言,打造出獨特的視覺體驗。
6. 《銀翼殺手2049》(2017)
電影的科幻美學與色彩的巧妙運用,讓觀眾沉浸在2049年的光影世界中。尖銳的人物剪影與全景鏡頭,構建出一部視覺盛宴。
……
15. 《布達佩斯大飯店》(2014)
韋斯·安德森的獨特風格在這部電影中得到了極致展現,對稱的畫面、精心設計的場景,每一幀都是視覺藝術的典範,堪稱電影史上最具魅力的攝影之一。
電影不僅僅是敘事,更是一種視覺的探索和情感的觸動。這些電影的攝影藝術,無疑為我們的靈感庫增添了豐富的色彩和深度,讓我們在觀影的同時,也能汲取到無盡的創意源泉。
③ 有哪些在攝影方面非常優秀的電影
1.《尋找薇薇安·邁爾》 8.8分
影片揭示她的雙面人生:生前才華橫溢,卻默默無聞做了40年保姆,去世後留下10萬多張芝加哥街景和街頭人像底片,被攝影界公認為是20世紀最偉大的攝影師之一。
④ 奧斯卡最佳攝影獎的電影
奧斯卡歷屆最佳攝影獎
2020年(第92屆)
《1917》
2019年(第91屆)
《羅馬》
2018年(第90屆)
《銀翼殺手2019》
2017年(第89屆)
《愛樂之城》
2016年(第88屆)
《荒野獵人》
2015年(第87屆)
《鳥人》
2014年(第86屆)
《地心引力》
2013年(第85屆)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
2012年(第84屆)
《雨果》
2011年(第83屆)
《盜夢空間》
2010年(第82屆)
《阿凡達》
2009年(第81屆)
《貧民窟的百萬富翁》
2008年(第80屆)
《血色將至》
2007年(第79屆)
《潘神的迷宮》
2006年(第78屆)
《藝伎回憶錄》
2005年(第77屆)
《飛行家 》
2004年(第76屆)
《怒海爭鋒》
2003年(第75屆)
《毀滅之路》
2002年(第74屆)
《指環王1:魔戒再現》
2001年(第73屆)
《卧虎藏龍》
2000年(第72屆)
《美國麗人》
1999年(第71屆)
《拯救大兵瑞恩》
1998年(第70屆)
《泰坦尼克號》
1997年(第69屆)
《英國病人》
1996年(第68屆)
《勇敢的心》
1995年(第67屆)
《燃情歲月》
1994年(第66屆)
《辛德勒的名單》
1993年(第65屆)
《大河戀》
1992年(第64屆)
《刺殺肯尼迪》
1991年(第63屆)
《與狼共舞》
1990年(第62屆)
光榮戰役》
1989年(第61屆)
《烈血大風暴》
1988年(第60屆)
《末代皇帝》
1987年(第59屆)
《教會》
1986年(第58屆)
《走出非洲》
1985年(第57屆)
《殺戮戰場》
1984年(第56屆)
《芬妮與亞歷山大》
1983年(第55屆)
《甘地傳》
1982年(第54屆)
《烽火赤焰萬里情》
1981年(第53屆)
《苔絲》
1980年(第52屆)
《現代啟示錄》
1979年(第51屆)
《天堂之日》
1978年(第50屆)
《第三類接觸》
1977年(第49屆)
《奔向光榮》
1976年(第48屆)
《巴里林登》
1975年(第47屆)
《火燒摩天樓》
1974年(第46屆)
《呼喊與細語》
1973年(第45屆)
《歌廳》
1972年(第44屆)
《屋頂上的小提琴手》
1971年(第43屆)
《雷恩的女兒》
1970年(第42屆)
《虎豹小霸王》
1969年(第41屆)
《羅密歐與朱麗葉》
1968年(第40屆)
《雌雄大盜》
1967年(第39屆)
《日月精忠》(彩色)
《靈欲春宵》(黑白)
1966年(第38屆)
《日瓦戈醫生》(彩色)
《愚人船》(黑白)
1965年(第37屆)
《窈窕淑女》(彩色)
《希臘人佐巴》(黑白)
1964年(第36屆)
《埃及艷後》(彩色)
《原野鐵漢》(黑白)
1963年(第35屆)
《阿拉伯的勞倫斯》(彩色)
《最長的一天》(黑白)
1962年(第34屆)
《西區故事》(彩色)
《江湖浪子》(黑白)
1961年(第33屆)
《斯巴達克斯》(彩色)
《兒子與情人》(黑白)
1960年(第32屆)
《賓虛》(彩色)
《安妮少女日記》(黑白)
1959年(第31屆)
《金粉世界》(彩色)
《逃獄驚魂》(黑白)
1958年(第30屆)
《桂河大橋》
1957年(第29屆)
《環游世界80天》(彩色)
《回頭是岸》(黑白)
1956年(第28屆)
《捉賊記》(彩色)
《玫瑰夢》(黑白)
1955年(第27屆)
《羅馬之戀》(彩色)
《碼頭風雲》(黑白)
1954年(第26屆)
《原野奇俠》(彩色)
《亂世忠魂》(黑白)
1953年(第25屆)
《蓬門今始為君開》(彩色)
《玉女奇男》(黑白)
1952年(第24屆)
《一個美國人在巴黎》(彩色)
《郎心似鐵》(黑白)
1951年(第23屆)
《所羅門王的寶藏》(彩色)
《第三人》(黑白)
1950年(第22屆)
《黃金騎兵隊》(彩色)
《戰場》(黑白)
1949年(第21屆)
《聖女貞德》(彩色)
《不夜城》(黑白)
1948年(第20屆)
《黑水仙》(彩色)
《遠大前程》(黑白)
1947年(第19屆)
《鹿苑長春》(彩色)
《安娜與暹羅王》(黑白)
1946年(第18屆)
《愛到天堂》(彩色)
《道連格雷的畫像》(黑白)
1945年(第17屆)
《威爾遜總統傳》(彩色)
《羅拉秘史》(黑白)
1944年(第16屆)
《歌劇魅影》(彩色)
《聖女之歌》(黑白)
1943年(第15屆)
《黑天鵝》(彩色)
《忠勇之家》(黑白)
1942年(第14屆)
《碧血黃沙》(彩色)
《青山翠谷》(黑白)
1941年(第13屆)
《巴格達大盜》(彩色)
《蝴蝶夢》(黑白)
1940年(第12屆)
《亂世佳人》(彩色)
《呼嘯山莊》(黑白)
1939年(第11屆)
《翠堤春曉》
1938年(第10屆)
《大地》
1937年(第9屆)
《風流世家》
1936年(第8屆)
《仲夏夜之夢》
1935年(第7屆)
《埃及艷後》
1934年(第6屆)
《告別武器》
1933年(第5屆)
《上海快車》
1932年(第4屆)
《禁忌》
1931年(第3屆)
《南極探險》
1930年(第2屆)
《南海白影》
1929年(第1屆)
《日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