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有哪些世界級的電影經典鏡頭
《這個殺手不太冷》里昂接受了瑪蒂爾達跟著他學做殺手,兩個人搬家找新住處的那一段,呂克貝松使用了一個內涵豐富的長鏡頭來表現這個開始。在這個長鏡頭中,攝影機首先是靜止不動的仰拍,街道在整個畫面近三分之一的地方劃出一條地平線。左右兩邊的街區樓房沿縱深方向林立從而確保了良好的景深。路人行走的腳步和車流成為了虛焦的前景,而畫框深處,瑪蒂爾達和里昂一左一右從地平線上「升起」入畫。兩人並肩前行的同時,攝影機進一步抬高仰拍的角度,景別從大全景慢慢推到了中景。
2. 值得一看的俄羅斯電影
值得一看的俄羅斯電影是《利維坦》、《回歸》、《孤獨之島》、《我是怎樣度過這個夏天》、《郵差的白夜》等。
1、《利維坦》
2014年的電影《利維坦》獲得了評論界和大眾的好評,贏得了金球獎最佳外語片獎,並獲得了奧斯卡最佳外語片提名。
3. 電影長鏡頭 - 經典篇
每個導演都有一個長鏡頭的夢。
長鏡頭指在一個統一的時空里不間斷地展現一個完整的動作或事件。長鏡頭一般包括下面三點:一、拍攝時間比較長;二、含有起幅、落幅的完整過程的單鏡頭;三、包含推、拉、搖、移、跟、升、降等復雜運動形式在內的綜合鏡頭。但其實也不盡然,我們可以看到,下面討論的某些長鏡頭並不都符合上面三點。
同蒙太奇、正反打等一樣,長鏡頭作為一種鏡頭語言,除了技術上的作用外,一方面體現了一種上帝視角的真實性,另一方面通過鏡頭的移動速度和旋轉角度等手段,傳達給觀眾所想表達的情緒,這也是長鏡頭如此受人鍾愛和迷戀的原因。很多偉大的電影片段都是通過長鏡頭實現的。當然,長鏡頭也不是每個導演都能用得好。這也是導演功力的一種體現。
要細數電影中的長鏡頭,是一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這里分享一些經典的和我們耳熟能詳的影片。
一、經典篇
1、《奪魂索》,美國影片,1948年上映,是懸疑大師希區柯克第一部獨立製片並執導的電影,也是他第一部彩色電影。在這部電影中,希區柯克不但要用長鏡頭,而且要實現「一鏡到底」,但是當時的柯達膠卷一次只能拍攝不到12分鍾。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在80分鍾的影片時長里,只拍了十個鏡頭,在鏡頭間的拼接上,盡量做到「不動聲色」,使觀眾察覺不到,看上去一氣呵成。
導演的本意是使鏡頭時長等於故事時長,但這點事實上還是沒有做到,這也使得希區柯克對該片非常不滿意,他買下了這部影片的放映權,並把它雪藏起來。30年後,該片得以重新上映,這時候,人們才發現這部實驗影片的偉大之處。這不是第一部使用長鏡頭的影片,但卻是最經典的。除長鏡頭外,該片的主題和隱喻哪怕是到現在也是不過時的。
2、《俄羅斯方舟》,俄羅斯影片,2002年上映,獲第55屆戛納電影節金棕櫚獎提名。這部電影實現了真正的「一鏡到底」,是電影史上最長的鏡頭,圓了希區柯克的夢想,影片的內容用一句話來概括,就是90分鍾帶你游冬宮,但,這是一部劇情片。
冬宮位於聖彼得堡,原為沙皇皇宮和私人博物館,現為世界四大博物館之一。聖彼得堡於1712年由彼得大帝定都,1924年改名列寧格勒(1922年莫斯科成為蘇聯首都),1991年恢復原名「聖彼得堡」。
影片用氣勢驚人的建築群,30多個展廳,2000多名裝扮各異的演員,3個交響樂團,各色的歷史展品,我們展現了俄羅斯曾經的輝煌,以及對昔日榮光的無限嚮往。「別了,歐羅巴,我將繼續前行」。
3、《地心引力》,美國影片,2013年上映,由墨西哥導演阿方索·卡隆執導,獲第86屆奧斯卡最佳影片提名。影片開頭用近13分鍾的長鏡頭,來展現了太空壯美靜穆。這是我最喜歡的長鏡頭,其史詩程度當與《2001太空漫遊》相媲美。
這段長鏡頭採用燈箱加CG完成,為了拍這段鏡頭,阿方索-卡隆專門打造了一個巨大燈箱,全部表演、燈光、攝影都在燈箱里進行。由於其嘆為觀止的特效,以致於這個長鏡頭本身倒是少人提及。
4、《人類之子》,美國影片,2006年上映,導演還是上面的阿方索·卡隆,獲第79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攝影提名。這是一部科幻片,同時是一部動作片,還是一部文藝片。
西方的長鏡頭很少反映動作場面,這部影片卻是極少數中的一個。影片中有兩段高難度的長鏡頭,一段是戰爭戲,一段是動作戲,讓人印象深刻。從第26分15秒開始,有一場持續12分鍾的車內長鏡頭,車在高速行駛,車內有5個人,鏡頭在車內遊走,既要交待車內每個人的的射擊和動作,又要拍攝車外的爆炸、追兵,包括汽車和摩托的相撞,追兵沖到車上和車內人的血腥的打鬥。
為了拍攝這個長鏡頭,導演將汽車改裝得和變形金剛一樣,又採用了專門的攝像機,即便這樣,如何控制撞擊的精確及車輛視覺上的完整,仍然讓人匪夷所思。臨近高潮處的戰爭長鏡頭則展現了導演精確的控制力和調度能力。
影片結尾的長鏡頭則極富宗教意味,「地是空虛混沌;深淵上一片黑暗;神的靈運行在水面上。神說:『要有光!』就有了光。」
5、《我是古巴》,前蘇聯影片,1964年上映,黑白片。導演米哈依爾·卡拉托佐夫,俄羅斯人,確切地說是喬治亞人,語言是西班牙語。這部電影是長鏡頭真正的典範,任何一個鏡頭拿出來都可以作教科書使用,值得反復觀看。
例如第一個故事開場的屋頂鏡頭,在3分22秒的時間里,鏡頭掃盪了整個屋頂的格局,然後下降兩個樓層(此時的高樓邊緣清晰可見),最後扎入游泳池而結束。先看它的難度,鏡頭有著平面的推拉,也有豎直的移動,還有水下的攝影,導演要將它們放在一個鏡頭里,還需要兼顧場景安排、演員表演。攝影機垂直下降是讓人驚異的部分,因為在這個過程里我們看到了高樓陡峭的邊沿,以及坐在無圍欄陽台上的演員,這證明攝影機在懸空下降過程里有旋轉拍攝(即人為控制攝影機)。更重要的是,在技術條件相對落後的60年代,這個鏡頭成功實現了水下拍攝。這個長鏡頭傳遞的信息量極大,幾乎道盡了古巴上流社會奢華的一切,富麗堂皇,浮躁嘈雜。
在影片第三部分的葬禮中,隨著緩緩前進的送葬隊伍,攝影機開始緩慢上升,到三、四層樓的高度,接著開始向右橫搖,從一扇窗戶進入屋裡,再往前推進,從另一扇窗戶中飛出去,在空中滑翔俯拍。這個鏡頭在60年代的技術條件下幾乎可以稱之為驚世駭俗,大量利用吊索和傳送裝置,在沒有穩定裝置的情況下流暢的運動。其鏡頭語言、藝術手法足足超前了幾個時代。即便是在當今電影藝術領域中,能抄襲到這部作品中的一些鏡頭也足夠得上是先鋒之作。
這部影片命運多舛,電影拍攝完成後,蘇聯和古巴都不認可,蘇聯更是將其雪藏多年。1992年這部電影在蒙特利爾國際電影節上重新上映,整個電影界為之震撼。
6、《雁南飛》,前蘇聯影片,1957年上映,黑白片。導演還是米哈依爾·卡拉托佐夫,語言是俄語。這部電影獲第11屆戛納電影節金棕櫚獎。電影雖然是描寫戰爭,突出的卻是戰爭中浪漫的愛情悲劇。
導演對長鏡頭的運用相當純熟,甚至讓人難以察覺,如第24分鍾,女主人公在車站送別戀人的場景,攝影機先是跟著她從公交車上下來,擠過湍急的人流,最後鏡頭搖起,部隊入畫,整個鏡頭一氣呵成。該片在長鏡頭上的表現雖然如此不俗,但本片在運鏡、光影、剪輯等的表現更是教科書級的。很明顯,導演並不是很在意片中的長鏡頭,有幾處高難度的長鏡頭被導演剪成了蒙太奇。
7、《鯨魚馬戲團》。匈牙利影片,2000年上映 。黑白片,匈牙利語。導演是著名匈牙利大師貝拉·塔爾。電影原著小說《反抗的憂郁》。
影片共145分鍾,只用了39個鏡頭。最有震撼力的一個鏡頭是人們沖進醫院,鏡頭慢慢跟進,如一個旁觀者一樣從一個房間到另一個房間,病人被暴徒們拖下床,暴打一頓,屋裡所有的東西都被掀翻、砸碎。但是,最讓人驚奇的是這一場戲里沒有一個人叫喊,痛哭,咒罵,我們只聽見金屬的敲擊聲,物品的破碎聲,暴徒和受害者都保持了沉默,但正是因為這種沉默才讓這場戲更有力度。當兩個暴徒把一條門簾扯下,鏡頭指向一個站在浴缸里骨瘦如柴的老人時,音樂驟然響起,暴徒們如醉初醒般,不約而同停止了毆打,慢慢地一個接一個的撤出了醫院。鏡頭跟著他們離開房間,進入走廊,然後離開這群人,向右搖,鏡頭裡面出現了躲在黑暗中的男主角的臉,他的臉上寫滿驚恐,眼睛一眨也不眨,鏡頭結束。其影像及配樂讓人震撼得說不出話來。
8、《鳥人》,美國影片,2014年上映。獲得第87屆奧斯卡獎最佳影片。導演岡薩雷斯是墨西哥人。影片由15個長鏡頭組成,講述了一個過氣的好萊塢明星重新登上舞台的故事。其攝影和《地心引力》是同一人。
我一直沒有搞懂這部電影使用長鏡頭有什麼必要性,盡管技術上很純熟。我更傾向於認為這是一部好萊塢的自嗨的產物,然後自己給自己頒個獎。當然這是因為我沒看懂,能得奧斯卡大獎自有其道理,當年和其競爭的是《少年時代》,憑心而論,確實不如《鳥人》。
4. 俄羅斯影片推薦
俄羅斯影片推薦如下:
1、《暴動小貓樂隊:朋克祈禱》:這部關於審判造反貓咪樂隊3位成員的紀錄片,由MikeLerner和 Maxim Pozdorovkin導演。
2011年冬天,經過一次具有爭議性的選舉後,弗拉基米爾·普京再次當選為俄羅斯總統。成千上萬的居民自發地聚集起來反對普京制定的法律條款。在這些人中間就有著名的激進女性朋克樂隊-造反貓咪。
她們頭戴巴拉克拉瓦盔式帽、身穿緊身夏裝,沖入莫斯科最有名的教堂內,大唱「聖母瑪利亞,請趕走普京!」現在,她們已經成為一次作秀公審的犧牲品。
2、《我的改革》:Robin Hessman的電影將鏡頭對准5位俄羅斯人,講述了他們在俄羅斯過去這激盪喧器的20年裡的生活百態。
這部電影是在五年的研究和拍攝過程中創作的,以20世紀90年代在俄羅斯生活的近十年為基礎,富有詩意地將家庭電影、蘇聯宣傳片以及與五位同學的親密接觸交織在一起,歷史為新中產階級的俄羅斯人提供了一幅感人的畫像,描繪了他們在成長過程中從未想像過的生活。
俄羅斯電影發展史:
俄羅斯電影必須先說前蘇聯電影。前蘇聯電影起步很早,幾乎和電影本身發展歷史一樣。前蘇聯電影導演愛森斯坦作品《戰艦波將金號》都是電影學科的教學片。
前蘇聯電影強調主旋律、宣揚正能量,但又能在正能量中深挖人性內核。不過到了上世紀九十年代,隨著蘇聯解體,俄羅斯電影開始逐漸消失在觀眾的視線里。
俄羅斯影展又讓我們欣賞到一些優秀的俄羅斯影片。俄羅斯電影發展到,依然繼承了前蘇聯電影的傳統。
5. 濂囧夠灝戝コ蹇冪粷緹庡囧夠絝ヨ瘽褰卞崟
濂囧夠灝戝コ蹇冪粷緹庡囧夠絝ヨ瘽褰卞崟
姣忎釜濂沖╁績閲岄兘鏈変竴涓鍏涓繪ⅵ錛屽囧夠絝ヨ瘽涓鐩存槸蹇冨ご鐖便
浠婂ぉ緇欏ぇ瀹跺甫鏉ョ殑鏄淇勫紡絝ヨ瘽鏁呬簨~
鍦ㄧ數褰變腑鎰熷彈涓涓嬪傛ⅵ浼煎夠鐨勭ヨ瘽涓栫晫錛岀煭鏆傞冪葷悍鎵扮幇瀹炵殑鏉熺細錛
涓ュ瘨鑰佷漢
濂充富瑙掑お緹庡暒錛佺溂鐫涘儚棰楀疂鐭崇潾姣涘張瀵嗗張闀匡紒涓ュ瘨鑰佷漢綾諱技浜庝縿緗楁柉鐗堢殑鍦h癁鑰佷漢錛岃繕鑳芥帶鍒跺啺闆銆傚杽鑹澶╃湡鐨勫コ涓匯佹伓姣掔殑鍚庡堛佹剼錩㈢殑濮愬愶紝鐢峰コ涓誨巻緇忕嶇嶇(闅撅紝鏈鍚庡湪涓ュ瘨鑰佷漢鐨勫府鍔╀笅鍦ㄤ竴璧蜂簡銆
嫻風殑濂沖効
寰堝皧閲嶅師钁楋紝瀹岀編鐨勮繕鍘熶簡涓嶅瓨鍦ㄧ殑灝忕編浜洪奔錛屽コ涓葷溂紲炲緢綰媧佹棤杈滐紝鍦烘櫙閬撳叿鏈嶉グ閮芥瀬鑷村崕涓斤紝灝忕編浜洪奔瀹佹効鑷宸辯壓鐗蹭篃瑕佸畧鎶ゅ績鐖辯殑浜猴紝鎸鴻╀漢鎰熷姩銆
娓斿コ
寰堟寮傚張鏋佸叿娌欎縿緹庡︼紝鏋佸害椋庢牸鍖栵紝鍏呮弧浜嗘兂璞°傛瘡涓甯ч兘鑳藉綋鏃跺皻澶х墖鏉ョ湅錛屾暣涓鏁呬簨鏈夌偣鍍忕埍涓戒笣姊︽父浠欏冿紝鐪嬪畬灝卞儚鏄鍋氫簡涓鍦虹劃涓界殑姊︺
浠栨槸榫
鍞緹庣殑鑹茶皟錛岀懓涓界殑鍦烘櫙錛屼竴鍦哄敮緹庢氮婕鐨勭埍鎯呮晠浜嬶紝鐢峰コ涓諱箣闂村お鐢滀簡錛屽皯濂沖績钀岀殑紼紕庛傜敺涓昏秺鐪嬭秺甯咃紝緇撳矓涔熸尯濂界殑錛屽叕涓誨拰榫欏垢紱忕殑鐢熸椿鍦ㄤ竴璧楓
閾惰壊婧滃啺闉
灝辨兂鎰熷徆涓鍙ワ紝淇勭綏鏂鐨勫皬濮愬愰兘榪欎箞濂界湅鐨勫槢~鏁翠釜甯冩櫙鍜屾湇瑁呭崕涓界殑涓嶈岋紝鑰屼笖鎶⛸️鍐伴洩榪愬姩妞嶅叆鐨勫緢宸у欙紝鍐板ぉ闆鍦頒腑鐨勪縿緗楁柉緹庡傜ヨ瘽涓栫晫錛岃法瓚婇樁綰у拰涓栦織鍋忚佺殑鐖辨儏銆
欖旀硶涔嬫棶
鏃犲帢澶寸ヨ瘽錛岀炕鎷嶈嚜楗垮浗緇忓吀絝ヨ瘽銆傜敤鏉ュ仛娑堥仯灝卞緢鍚堥備簡銆傚績鍦板杽鑹鐨勫皬浼欏瓙濞朵簡鍐伴洩鍏涓伙紝榪樻湁涓澶寸炲囩殑椹村瓙銆傚緢鍙鐖辯殑鏁呬簨錛屾媿鐨勫張澶嶅彜鍙堢簿鑷淬
鏈鍚庣殑鍕囧+
浼婁竾緇忓父鍋囪呰嚜宸變細欖旀硶錛屽府鍔╁㈡埛瑙e喅闂棰樹互鐗熷彇鏆村埄銆傛煇澶╀粬蹇界劧鍘誨埌涓涓鍙浠ヨ╅瓟娉曟垚鐪熺殑闄岀敓鍦版柟銆傝繖涓鍦版柟琚縐頒負璐濈綏閲屽ゥ錛岃繖閲屽眳浣忕潃淇勭綏鏂姘戦棿鍙茶瘲閲岀殑浜虹墿銆
6. 好看的俄羅斯戰爭電影有哪些
按照影片里的時間線來推薦:
二戰之前:
1、經典之作《戰爭與和平》,動用了10萬人實景拍攝,場面十分宏大;
2、19年的俄羅斯電影《救國同盟》,反應的是俄羅斯歷史上的第一次武裝革命——十二月黨人起義。
3、《無畏上將高爾察克》,講述的是俄國十月革命後被沙俄推舉為領導人的高爾察克生平。
二戰經典戰役:
1、經典之作,《解放》系列,一共5部。講述了二戰時蘇聯從被入侵到抵抗再到反攻柏林的戰爭歷史,算是完整記錄了二戰中的蘇德之戰。
2、《斯大林格勒》,是以斯大林格勒戰役中,堅守巴普洛夫大樓的英勇事跡為原型拍攝的作品。
3、《決戰要塞》,講述的是蘇軍堅守布列斯特要塞的戰役,那句著名的話:「將軍,現在您知道一俄里是多遠了吧?」就出自其中。
4、《潘菲洛夫28勇士》,講述的是一對在莫斯科郊外阻擊德軍的英雄事跡。
人物篇:
1、《女狙擊手》,講述的是蘇聯傳奇女狙擊手柳德米拉的傳奇故事,背景是塞瓦斯托波爾戰役。柳德米拉是蘇聯的王牌狙擊手,狙殺戰績為309人,是名副其實的王牌。
2、《安娜的戰爭》,通過講述安娜的人生反應蘇德戰爭。
藝術改編加工篇:
1、《這里的黎明靜悄悄》,由同名小說改編,是和西方《西線無戰事》齊名的存在,都是從小人物所經歷的一個無損大局的小事件來反映戰爭的故事。
2、《烈火戰歌》,講述了二戰期間,幾個好朋友之間友情愛情在戰爭中所經歷的考驗,堪稱蘇聯版的《珍珠港》。
現代篇:
1、《煉獄》算是冷門的經典,講述的是第一次車臣戰爭中幾個普通士兵的經歷,以慘烈的場景反應戰爭的殘酷。
2、《穿越火線》,講述的是2008年8月8日北京奧運會開幕期間發生的俄羅斯與喬治亞之間爆發的戰爭,通過一個尋找孩子的母親視角講述了戰爭的歷程。
以上就是其中一部分值得一看的俄羅斯戰爭電影,望採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