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功夫喜劇的發展歷程
香港電影最偉大的成就是讓世界知道了中國功夫。在李小龍成名之前,香港影壇就有關德興、石堅等人出演
的《黃飛鴻》系列電影。而正是香港功差肢夫片的深厚基礎,使得他幾乎成為所有香港類型片最初的基石。
所謂黃飛鴻電影就是以黃飛鴻這個人物為主角,以他的生平故事為題材拍攝的影片。據統計,從1949年開
始,著名粵劇演員關德興一共拍了99部黃飛鴻電影。這些影片,每部可以獨立存在,按內容時間排列起來則組成
一套可觀的系列片集。因此,黃飛鴻這個銀幕形象在港台便成為婦孺皆知的電影人物,而且在東南亞及澳洲觀眾
中受到歷久不衰的歡迎。黃飛鴻電影系列,充分挖掘和發揚了廣東傳統武術,並由具有真功夫的武術名家擔任正
反面主要角色,在電影中進行硬橋硬馬,真刀真槍的實戰搏擊。同時,電影中的黃飛鴻具有傳統的完美武德,又
不失平常人的默契風趣,自然獲得觀眾的喜愛。在後期的關德興版黃飛鴻電影中,我們已經可以看到一些結合動
作元素構成的幽默情節了。香港電影進入70年代後,武俠電影虛祥世開始向功夫電影轉換,最主要的變化就是故事背景
開始從古裝變為民國時期。在打鬥風格上,功夫片和股轉該武俠片的最大區別在於武功的表現形式不同。功夫片
極少吊鋼絲,都是靠真功夫博得觀眾喝彩。 正是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一代武學宗師、電影明星李小龍登上了影壇。李小龍的功夫片中,喜劇元素並不
是一個重要的影片賣點。但正是李小龍在功夫電影中對喜劇元素的初步嘗試,催生了功夫喜劇電影這一類型。李
小龍在他所主演的5部功夫電影中,只是自然而然地將他在美國好萊塢的表演經驗帶入到香港的功夫電影中,並沒
有刻意將喜劇元素融合入功夫電影。作為早期的風格嘗試,我們可以在他最早的《唐山大兄》《精武門》兩部影
片中看到這些喜劇元素的雛形。不過這些主要以動作形式展現出來的喜劇元素,與其說是喜劇元素,不如說是用
來調劑打鬥節奏的胡椒面。因為這些喜劇元素並沒有參與到故事的敘事中,動作本身也沒有任何喜劇性。在李小
龍的第三部電影《猛龍過江》中,由於他之前兩宴槐部電影的大獲成功,李小龍獲得了《猛龍過江》的完全主導權,
這也是唯一一部李小龍全權控制下完成的李小龍電影。雖然本片熱果然以功夫片格鬥為主。但由於劇情上的豐
富,電影中開始出現了喜劇元素參與敘事的段落。在影片一開始,李小龍扮演的唐龍,在人生地不熟的羅馬機場
想尋找一個吃飯的地方,當他好不容易找到了一個餐館後,卻發現自己完全不認識義大利文的菜單。沒有辦法的
唐龍只好硬著頭皮對著菜單胡亂指點了一番,結果發現自己點的全都是湯。正是這樣一個頗有幽默感的情節讓人
們第一次在銀幕上看到了和以往完全不同的李小龍。在這段餐館後巷的格鬥場景中,李小龍第一次充分而全面地
展現了自己結合動作風格的喜劇表演天分。通過他略帶誇張的表情和動作,觀眾不再只是把李小龍看作是一個格
斗大師,僅僅是從他的動作中獲得觀影的樂趣,而是開始發現李小龍作為一個演員更為有趣的一面。也正是在這
部電影中,李小龍招牌式的動作開始全面威型。在隨後的這個後巷格鬥場景中,我們可以看到諸多李小龍式的典
型動作。對敵人怒目而視,對話時以食指虛戳對方,漫不經心地圍繞敵手遊走。揮拳後雙眉緊鎖,搖頭晃腦,臉
上有一種憤怒與痛苦混合的古怪表情等等。在這個段落中,喜劇感的產生並不是通過對話,而是完全依靠李小龍
設計的動作,並依靠剪輯營造的蒙太奇效果而產生。正是通過對李小龍功夫出神入化的展示,再配合敵手笨拙的
進攻,強烈的反差效果,自然令觀眾產生開懷大笑的慾望,並從電影的這個段落中,獲得了前所未有的自信和快
樂。 1973年李小龍辭世,這位百年英雄偶像的消失在當時造成了英雄真空。歐美與香港的電影公司開始在全亞洲
尋找李小龍二世。在這樣一種情形之下,香港功夫片的成龍時代開始了。
成龍自幼學習京劇,很小就在電影中擔任龍套。當成龍1970年從戲校畢業後,正趕上香港功夫電影的熱潮。
在師兄洪金寶的介紹下,成龍開始進入電影公司擔任武師,也曾在李小龍電影中擔任替身。1973年李小龍去世
後,成龍開始成為諸多李小龍翻版之一,拍攝了幾部票房反響都很普通的功夫片。1978年,已經開始擔任武術指
導的成龍獲得吳思遠的青睞,主演了《蛇形刁手》一片,正是開創了功夫喜劇片的先河。
《蛇形刁手》作為掀起香港功夫喜劇風潮的石破天驚之作,吳思遠大膽啟用武師出身的袁和平導演,並由當
時籍籍無名的成龍擔綱演出。上映後隨即轟動香港、日本和東南亞,票房成績直追李小龍,並使得觀眾和市場開
始認識和接受功夫喜劇這一全新的類型片。本片的武打場面為袁和平武打風格的代表作,硬橋硬馬真功夫,加上
詼諧幽默的動作設計,完全凸顯了成龍的靈活身手。在影片的這一段落中,成龍扮演在武館當雜役的簡福,因為
看見一個白發老翁被人毆打,路見不平上前制止,在白發老翁的巧妙幫助下打退敵手。成龍在本片中一改傳統功
夫片的硬漢形象,而代之以明朗、詼諧、和善、快樂的面孔,在影片中隨和、親切,如同鄰家孩子,自然深得廣
大觀眾喜愛,受到普遍歡迎,成龍由此正式確立了諧趣功夫的動作風格。由於《蛇形刁手》一片的成功,成龍同
年又主演了《醉拳》一片,也在市場上大獲成功。但由於《蛇形刁手》的成功,袁和平完全放開了手腳,只涉及
一些精彩的招式,其他便交給成龍去發揮。成龍果然不負導演重望,充分發揮了自己的喜劇天分,既展示了不凡
的身手功夫,也在表演中處處結合喜劇噱頭,令觀眾驚嘆之餘又能捧腹大笑。同時,成龍的動作也充分發揮了自
身節奏感強的優點,詼諧又出色的動作令人賞心悅目。這種在動作片中搞笑的場面是李小龍和張徹這些老一輩演
員所設想不到。所以《醉拳》的出現讓香港動作電影和喜劇電影兩種類型截然不同的電影糅合在了一起,成為深
受觀眾喜愛的片種。隨後,成龍主演的一系列電影開始將功夫喜劇這一類型電影的特色發揚光大,均獲得成功。
可以說,正是《醉拳》的出現才標志著功夫喜劇正式成為一種香港電影的類型片風格。在影片開頭的這段成龍和
大師兄過招的段落中,我們可以看到二人的動作風格明顯結合了京劇和雜耍的動作特點,打鬥過程節奏鮮明,一
招一式都清晰可見,同時還注重動作和情節的結合。成龍扮演的角色頑皮可愛的性格通過這些打鬥過程都鮮明地
展現出來。這種風格的功夫片在之前的香港影壇是從來沒有過的,因此自然能夠吸引觀眾的興趣。片中袁和平為
成龍設計的醉八仙更成為功夫電影中的經典,其招數之成熟嚴謹,拳歌之典雅傳神,不像是草草創作出來的拳
術,倒像是多年發展的成熟拳路一般。雖然之後的成龍動作風格逐漸轉變和成熟,但袁和平賦予成龍的這些特色
卻始終在成龍的動作中打上了烙印,可以說成為了成龍成功的基礎。袁和平,這位一貫善於發掘動作演員潛能的
動作大師的出現改變了成龍的命運。他為成龍設計的《蛇形刁手》和《醉拳》兩部影片首度發掘了成龍京劇科班
訓練所造就的靈活身手、高難度和充滿喜劇感的閃轉藤蘿,以及親民樸素的個人魅力。特別是《醉拳》,他為成
龍設計的諸多功夫場景,既充滿了諧趣感,又將成龍出色的身體素質充分展示。成龍從《醉拳》開始摸索出了一
條和之前完全不同的功夫電影路線,這和他自小接受京劇舞台訓練不無關系。成龍大膽地在功夫電影中改進和借
鑒了京劇舞台表演的特點,利用動作增強電影本身的敘事,同時製造出了漫長復雜的見招拆招的格鬥辦法,並不
著痕跡地逐步強化動作節奏。在找到自己的動作特點後,成龍又結合好萊塢默片時期的喜劇動作特點,將其融入
自己的肢體表演經驗。經過十年的探索,最後發展出了自己獨特的動作風格,並引領著香港功夫喜劇風潮三十年
之久。
《醉拳》《蛇形刁手》是成龍功夫電影第一階段的代表作。這一階段的電影幾乎都是在講述民國時代背景下
的傻小子闖江湖的故事,其它包括《笑拳怪招》《一招半式闖江湖》《龍少爺》等等,沿襲的都是這一路線。雖
然故事老套、情節簡單,但是成龍搞笑誇張的表演,加上精彩絕倫的動作,得到了觀眾的喜愛,其中特別值得一
提的就是拍攝於1978年的《一招半式闖江湖》。在這段片頭中,成龍的戲仿和我搞了諸多經典武俠片中的角色和
橋段。其中不但有胡金銓和張徹的經典武俠片,更有對日本的盲俠座頭市的模仿片,考研書是成龍電影中難得一
見的珍貴鏡頭。在這個段落中,無論是音樂還是人物造型都是在可以模仿。胡金銓導演的《大醉俠》,但成龍在
這個鏡頭中對古裝武俠片傳統模式和套路的顛覆,正是他嘗試告別過去,開創功夫喜劇片新天地的努力。
拍攝於1982年的《龍少爺》,是成龍第一次奔赴好萊塢發展失敗後,嘉禾公司為成龍量身定做的劇本。成龍
在本片中擔任了監制、導演、編劇和動作指導,可以說是完全體現了成龍自己的風格。這部電影雖然還沒有擺脫
成龍過去民國背景功夫片的模式,但成龍在其中已經開始表現出自己的喜劇表演天分。影片充分發揮了成龍動作
和喜劇表演特長。在經典的踢毽子大賽段落中,成龍把中國民間傳統體育競技項目和西方類似的競技項目以及中
國武術中的一些動作完美的融合在一起,並結合日常生活中的足球比賽場面將這個動作場面拍得生動有趣、高潮
迭起、極富觀賞性。本片上映後,反應熱烈,令成龍在香港影壇重振聲威,也成為成龍最重要的電影代表作之
一。點綴在影片中的那些雅俗共賞的笑料給整部電影增添了不少樂趣。書房背書一段,成龍用他的肢體語言將這
個情節表現的妙趣橫生,令觀眾樂不可支。可以說,無論是在演技,還是在動作設計上,成龍通過這部電影登上
了一個新的台階。
進入80年代後,由於香港經濟和文化的發達,香港都市生活開始成為主要電影題材,本土特色更加鮮明,純
香港電影正式興起。同時,電影行業的從業人員也大多在西方受過高等教育及專門訓練。無論是電影語言及觀
念,還是技術技巧,特別是動作及特技攝影都有了很大提高,從而明顯改善了香港電影的製作素質。正是在這樣
的背景下,成龍的功夫喜劇電影業開始擺脫過去的民國時代背景,進入新的時期,《A計劃》正是這一時期成龍最
著名的代表作。《A計劃》不但是成龍80年代最著名的電影作品,也是成龍中期電影的巔峰之作,幾乎是有著成龍
巔峰時期電影所有的優點,卻沒有任何明顯的缺點。當然,投資不大和微小的時代差異,實在不能算作是成龍電
影的缺點。電影的武打和追逐場面既掌握精準的動作節奏,又包含誇張滑稽的表演。對於80年代至21世紀的觀眾來
說,這些元素的巧妙結合將他們帶入了一個前所未有的全新境界。在成龍的《A計劃》一片中,這場著名的自行車
追逐戰就是成龍功夫喜劇風格的一次完美展現。這段追逐幾乎沒有一句台詞,成龍只用一輛自行車、一根竹竿、
幾扇窗子、一座梯子就把一群對手搞得人仰馬翻、笑料百出,令觀眾不能不佩服。那幾乎是只有卓別林才能做到
的事,而西方影評人對於成龍的評價就是:他是全世界少數幾個可以在默片時代走紅的演員之一。同時,成龍的
動作風格也從早期的街頭斗毆風格開始向格鬥大鬧風格轉變。在之前的民國功夫片中,成龍扮演的角色武功不
高,對付對手十分吃力。因此手腳亂用、胡打一氣,武術招式運用的很少,打鬥十分接近真實的街頭毆斗,動作
主要用於配合劇情。而從本片開始,成龍扮演的角色,功夫開始厲害起來,格鬥風格開始轉向硬朗。動作更加強
悍有力,打擊感強烈,令觀眾看起來很爽。而這一風格的轉變,正是成龍、元彪、元奎與洪金寶之間默契的配合
所導致。成龍早期作品中單純賣弄的拳腳場面,在本片中被成功地融入到對周圍環境道具的創造性運用上。功夫
演員肢體上的雜技性靈感和靈活度也達到了與武術本身最大限度的交融,使得影片幾乎每一個動作場面都有獨特
的細心設計,力求給觀眾足夠的新鮮感。本片還有一點很特別,解釋成龍在這部影片中特意兩處了自己的京劇家
庭。和洪金寶劫槍的一段,兩人的京劇念白和身手都可圈可點。盡管這些京劇元素其實算來都是可有可無的點
綴,但卻讓影片別具一番風味。
拍攝於1984年的《快餐車》是成龍、洪金寶與元彪三名師兄弟繼《A計劃》之後又一部合作的動作喜劇,外景
遠征西班牙拍攝,歐式古堡成為主要的故事場景。全片內容雖然並無斷章,但三兄弟配合無間,全片拍得爽朗熱
鬧,符合成龍電影一貫的娛樂觀眾需求。說到成龍功夫喜劇的成功,除了袁和平外,還不得不提他的師兄洪金
寶。早在李小龍時期,洪金寶就已經是嘉禾公司的武術指導,並曾參與過《精武門》和《龍爭虎鬥》的拍攝。由
於受到李小龍實戰戰斗風格的影響,洪金寶的動作風格也偏實際格鬥,從而影響到了成龍、洪金寶在《快餐車》
一片中擔任導演在動作風格的設計上對成龍起到了明顯和重要的改變。由於洪金寶的幫助,成龍在本片中正式確
立了他格鬥大師的風格特色,尤其以最後的城堡決戰最為精彩,除了動作風格的變化外,二人一胖一瘦、一唱一
和,一個幕前一個幕後的默契搭配也為電影創造出豐富的喜劇元素。片中的打鬥場面可謂精彩紛呈,而反派中,
以賓尼·尤奎德茲扮演的黑幫打手最為引人注目。美國輕量級拳手尤奎德茲曾是世界自由搏擊輕量級冠軍,曾在
63場正式比賽中,57次擊倒對手。在《飛龍猛將》與《快餐車》中,他與成龍都有精彩的對打場面。其中和成龍
在《快餐車》中結尾處的一場打鬥,被著名格鬥雜志《黑帶》評為歷史上最精彩的影視劇打鬥場面第2名,僅次於
李小龍和恰克·諾里斯在《猛龍過江》中的羅馬斗獸場決斗。 在成龍的功夫喜劇電影達到巔峰時期之後,又一個接替者出現了,他就是李連傑。李連傑英俊隨和的外表,
猛毅、嫉惡如仇的性格,漂亮的打鬥,傾倒了無數的觀眾。而後他又身手不凡地打進好萊塢,讓全世界都領略到
了中國功夫的真功,並為自己贏得了功夫皇帝的稱號。
拍攝於1982年的影片《少林寺》,以少林寺里十三棍僧救唐王的一組壁畫為依據,以隋末唐初群雄角逐中
原,爭霸天下為歷史背景,描寫武門之後的小虎為報殺父之仇,在少林寺削發為僧、苦練功夫,最後親手殺死仇
敵的故事。扮演小虎的李連傑,以本片橫空出世,成為一代功夫皇帝。本片主演李連傑、於海、於承惠、計春華
等演員都是當時國內的武術高手,他們的精湛表演使得本片成為特定歷史時期下武術片的巔峰之作,特別是在當
時體能、技術處於最巔峰狀態的李連傑在這部電影中展示了近乎全能的身手。其中醉棍、單刀等兵器的表演都可
說是不可再得,以電影的形式為中國武術表演留下了珍貴的影像。在這部電影中,李連傑展示了純然中國式的武
術,又充滿了中國武術的神韻。高貴、典雅、雍容大方,自然成為中國武術文化的最佳代言人。《少林寺》一經
上映便獲得了巨大成功,不但海外反響強烈,僅在內地就擁有兩億人次觀眾。本片的成功,不但在於純正中國武
術的展示,也因為其中擁有內涵豐富的愛恨情仇。而戲劇元素在其中的作用,也為本片的成功奠定了基礎。少年
頑皮的小虎不慎謀殺了牧羊女的黃狗,天天吃素的他一時心動,將黃狗變成了燒烤。這個情節在整部電影中嚴肅
的氛圍中是一個不可多得的輕松細節。即使時隔多年,現在看來仍然幽默風趣。此段情節更因為結合了功夫的展
示,以及對人物性格和命運的描寫沒有變成為搞笑而搞笑,可以說是功夫戲劇片中的一個經典片段。因為《少林
寺》的成功,李連傑隨後又主演了幾部類似的影片,都在其中扮演了少年頑皮的主人公,功夫高強而性格活潑。
雖然沒有再獲得如同《少林寺》班的成功,但也為他日後的功夫喜劇之路鋪墊了第一塊基石。
1990年,鬼才導演徐克力排眾議,選擇當時正在美國落魄的李連傑主演《黃飛鴻》,從此李連傑成為新的功
夫電影霸主。在徐克導演的《黃飛鴻》出現以前,黃飛鴻系列電影已然被視作香港影壇的獨特類型。黃飛鴻以和
為貴的儒俠形象和硬橋硬馬的動作設計,都形成了固定模式。與傳統的黃飛鴻電影相比,徐克版黃飛鴻的最具突
破及創新處在於凸顯時代背景,強化文化沖突等因素,並將這些大背景結合進人物性格和動作設計,從而形成了
全新的影片風格和動作特點。徐克版黃飛鴻最大的特點就是增強了喜劇元素在電影中的比重,喜劇和功夫元素開
始在黃飛鴻電影中成為等量齊觀的兩大支柱。
作為和成龍同時代的功夫巨星,李連傑和成龍在各自電影中所展示的功夫元素是不同的。成龍的功夫是喜劇
化的,他總會巧妙地將一些搞笑元素、一些喜劇元素、一些驚險場面滲透到他的武打動作中。而曾連續五年獲得
中國全國武術比賽冠軍的李連傑則不同,他在本片中的動作具有濃厚的中國傳統味道,是一種更為內斂,更為深
沉,更有韻味的功夫。由於李連傑本人身材矮小,以往所扮演角色也多是活潑俏皮的沖動少年,喜劇表演並不是
他的強項。但是只要有合適的合作對象,李連傑那種單純憨厚可愛的氣質就能迸發出幽默的閃光。在李連傑出演
的功夫喜劇中,徐克和王晶是合作較多的兩個導演,而徐克的《黃飛鴻》系列則確立了黃飛鴻華人功夫巨星的地
位。李連傑藉助深厚的武學功底在電影中表現出來的喜劇色彩也是賞心悅目的。李連傑塑造的黃飛鴻不僅是一個
憂國憂民的民族英雄,在他身上,也體現出了東西方現代文明的沖突。從抗拒懷疑,到接受推廣,這種態度的轉
變過程也正是戲劇情節的切入點。從海外歸來的十三姨引出了影片中大部分極富情趣的喜劇情節。在影片的這個
段落中,黃飛鴻和家人徒弟對西方文明不懂裝懂,不乏詼諧搞笑的橋段,卻與影片陽剛豪情風格及嚴肅主題相得
益彰。徐克和李連傑因為勞資糾紛分手後,李連傑和好友元奎自組公司,籌拍了影片《方世玉》。這一次改變李
連傑的則是劉鎮偉,他為李連傑設計的舔著鬼馬形象影響到元奎為本片所設計的武打風格,而元奎本身奇巧險峻
的武打設計風格也正好於此珠聯璧合。同時,再加上蕭芳芳等演員的配合,李連傑在本片中成功塑造了一個武打
精彩、調皮可愛的少年英雄方世玉。精彩卻不沉重的故事加上演員出色的表演,配合有新意的武打,以及幽默詼
諧的語言風格,構成了這部電影成功的所有元素。外省惡霸雷老虎初來廣東發展,為籠絡民心,擺下擂台,為女
兒雷婷婷比武招親。年少氣盛、身手不凡的方世玉則聞婷婷貌似天仙,於是前往挑戰。誰知婷婷不願受父親擺布
已經暗中逃走,雷老虎只好找丫鬟戴上頭巾冒充。方世玉正要勝出之際,幸好窺得丫鬟真相,於是便立時認輸退
陣。在這一段比武招親中,元奎設計二人在觀眾頭頂追逐打鬥,極盡巧妙之能事,成為李連傑武打中的經典段
落。而這段精彩的比武招親最後結束的方式也頗令觀眾開懷大笑。
1993年,李連傑終於和袁和平一起合作了《太極張三豐》,如願以償地將太極拳用電影的方式傳達出來。雖
然是半路出家學習的太極拳,李連傑卻表現得美輪美奐,一派大師氣象。加上袁和平精彩的設計,使得本片成為
中國功夫電影中的經典之作。《太極張三豐》是一個優點和缺點都異常突出的電影。雖然故事本身很差,但它的
人物設置、動作編排都十分出色。張君寶在瘋癲狀態中悟出太極拳理的過程和李連傑在落葉飛舞中打太極拳的一
段,都堪稱神來之筆,精彩異常,不可復制。李連傑在本片中一邊用舞蹈般華美的招數戲打對手,一邊豐富著中
華武學的靈魂:先禮後兵、後發制人、點到為止、招招留情,一次次將武術與俠義完美地結合,既打敗了敵手,
也打敗了觀眾。李連傑作為功夫皇帝,在功夫片中的地位已經不可動搖。他和成龍作為香港功夫喜劇的兩大代表
人物,為功夫喜劇摸索出了兩條不同的道路。成龍的喜劇表演完全依靠自己的動作特點和肢體語言來營造,而李
連傑的功夫喜劇則更注重在人物關系和情景中發展喜劇元素,需要有其他演員配合,一同演繹喜劇場面。在李連
傑的大部分功夫喜劇中,功夫元素與喜劇元素涇渭分明,一旦涉及到武打動作場面,李連傑就會變得嚴肅認真,
從不以功夫本身作為搞笑的橋段。也許,這是自小就接受嚴格武術訓練的李連傑心目中對於中國武術的一種敬
意。 在成龍和李連傑都離開香港島好萊塢發展之後,功夫喜劇的另一個接替者出人意料地出現了,他就是周星馳。
實際上呢,作為香港喜劇的代表人物,周星馳在他的早期電影當中就已經加入了一定的功夫元素。在《唐伯虎點
秋香》這部影片中,各種後現代手法層出不窮,顯示出顛覆古典題材的超凡想像力。周星馳扮演的風流才子唐伯
虎出身於武學世家,還背負著為父報仇的重大責任。在最後的決斗中,周星馳以京劇武生的扮相登場為父報仇,
並奪回了兵器譜排名上的位置。其實對於周星馳的電影來說,中間的打鬥過程並不重要,所以我們直接把這個過
程快進過去來看看最後出人意料的結局吧。正是這一典型的周星馳電影噱頭,拉開了周星馳通往功夫喜劇類型的
大門。
《大內密探零零發》是一部典型的周氏無厘頭喜劇,影片一開場就對傳統的武打片進行了一次惡搞。葉孤城
與西門吹雪決戰紫禁之巔,花滿樓與陸小鳳觀戰,但四大俠客的形象被徹底顛覆和重建,正是這種反差構成了電
影的喜劇效果,同時也為影片後來的風格奠定了基調。在影片的這個段落中,金國計劃進攻中原,於是借解剖神
秘的天外飛仙為由,召集中原各地神醫前往解剖現場以便一舉滅殺,使中原沒有名醫可以救人之後再揮軍南下。
以醫生為職業掩護的零零發也前往解剖現場,陰差陽錯中發現了陰謀,也保住了皇帝性命。在傳統武俠電影中,
武林高手可以用飛花落葉傷人,而在本片中,周星馳對此做了最為誇張和徹底的顛覆與解構。面對金國的武林高
手,零零發堅信:你有神功,我有科學。以自己發明的手動直升機配合機關炮,擊敗了金國高手,徹底粉碎了他
們的陰謀。正如成龍和李連傑的電影中,雖然喜劇元素很重要,但功夫永遠是占據最重要的位置一樣。在這部電
影中,功夫只是一個構成元素,而喜劇才是真正能夠吸引觀眾的因素。在這個段落中,周星馳更是以這種極端戲
仿的方式向香港的功夫片露出了一個得意的鬼臉。
但作為李小龍的影迷,在銀幕上扮演他一直是周星馳的願望。在1999年的電影《喜劇之王》中,我們可以從
這個模仿《精武門》的片段中看出周星馳的野心。
到了2001年的《少林足球》,周星馳就開始徹底地改造香港的功夫喜劇,獲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功。而周星馳
在本片中不僅公開將李小龍奉為精神偶像,甚至在服裝、動作和台詞處理上都在明顯地向李小龍電影致敬。一直
以來,周星馳都希望步周潤發、成龍和李連傑等人的後塵,成功打入好萊塢電影市場。不過由於文化本經的差異
等種種原因,對於他的香港式喜劇,好萊塢片商並不買賬。而《少林足球》以功夫加喜劇的方式成功地為周星馳
敲開了好萊塢大門。《少林足球》不但在美國取得了良好的票房成績,周星馳的下一步電影《功夫》也由美國電
影公司參與投資拍攝。
2004年的《功夫》更是周星馳在功夫和喜劇元素方面進行新結合的成功嘗試。以無厘頭喜劇風格起家的周星
馳在《功夫》中基本拋棄了傳統的無厘頭喜劇表演風格,而是將故事的重點轉向功夫和電腦特效。對於正展望國
際電影市場的周星馳來說,這樣的轉變正是壯士斷腕的悲壯選擇,因為原本基於香港方言的無厘頭喜劇一旦離開
香港本土市場就全無魅力。而功夫加喜劇加電腦特效的模式則是能夠通行全球電影市場的秘密,正是有了香港功
夫電影的熏陶,周星馳從《新精武門》《破壞之王》《喜劇之王》直至《少林足球》,他絕不錯過任何可乘之機
來表達自己對小人物的悲憫,對理想的追逐,對功夫的熱愛,對李小龍的景仰,以及對功夫哲學的解讀。窮街陋
巷出身的周星馳,終於憑著無厘頭喜劇成了萬眾敬仰、萬人愛戴的喜劇之王,獲得了可以拍自己想拍的功夫電影
的資格。在《功夫》這部電影里,周星馳藉助電腦特效,將功夫這個香港電影最基本的元素進行了最具時代氣息
與可看度的改造,最後,將這部電影鍛造成屬於他自己,也屬於所有觀眾的功夫帝國。
❷ 如何評價電影《我是誰》
98年上映的《我是誰》是成龍大哥巔峰代表作之一
非常經典的套路,玩命動作+槍戰追車+幽默滑稽+柔情美女,外加廣闊的非洲草原讓這部影片充斥了太多太多的經典片段。特別是非洲飆車一段配上BGM簡直盪氣回腸。打戲方面既有成加班的喜劇風格,也有經典的華夏拳拳到肉的快感。
再有一段就是成龍大哥被各大保險公司拒保的信仰之躍,在當時已經43歲的成龍大哥,理論上已經過了強拼危險動作的年紀,而面對的高度是70米。不像《警察故事》有東西可以抓住向下滑落,這就顯得非常得有成龍風格。
還有電影中的很多台詞也令我們深思,比如:
1,法律只能制裁沒錢請律師的人!
2,千萬別結婚,五年後直接把房子給她行了。
3,讓女孩子喜歡你,比用胳膊掏耳朵還難。
4,星星在哪裡都很亮的,就看你有沒有抬頭去看它們。
5,我還記得小時侯,我爸爸跟我說過,要做正當的事,還要阻止別人做不正當的事。我爸爸還說過,不要破壞大自然的凈土!
6,只要是人家的文物,我們一定要還給人家,沒有人可以從別人的國家搶走人家的文物擺在自己國家的博物館,說是幫人家保管,其實是想據為己有,這是可恥的行為!
…………………
很多台詞以前看還不覺得有什麼,現在回味一下,太諷刺了!
拍攝《我是誰》時,成龍已經44歲了。那時正值他電影的高產期,自身成家班團隊成型期,從以前的專注香港本地題材警匪片,此時成龍已經將目光轉向國際電影市場,尋求新的題材方向。通過國際視野角度,對自身電影挖掘新的亮點,以此來提升電影內涵水平。
《我是誰》劇情以作為中情局的特工傑克,在非洲執行奪得魔石任務時,因為意外墜機,雖然僥幸生存下來,卻造成失憶在非洲部落居住。作為擁有主角光環的我是誰,自然麻煩不斷,各種追殺也接踵而來。成龍也在一眾美女探員幫助下,不斷對自身身份進行追尋,真相也越來越接近。這些都是成龍參演電影的標配,但在《我是誰》中對非洲生活的描述、動作戲創新,讓人記憶猶新。
經典的非洲生活的片段 。對非洲的生活方式是什麼樣的,好多人都是十分好奇的。在《我是誰》中可以說是少有的,對非洲原始部落、大草原動物進行詳細的描寫。原始部落中那種,矮矮的小屋,人們臉上塗著顏料,簡單的生活方式,蒼茫的黃土,近似於手工式勞作方式。還有時不時出現的獅子,讓人們的眼界在從該電影中有了開闊了解。成龍在前期圍繞香港生活拍攝的電影,在《我是誰》中通過全球各種場景加入,讓人們觀影感官進行了上升。
經典史詩級跳樓戲。 《我是誰》中,成龍在荷蘭鹿特丹大樓的頂端,猛然一躍滑下大樓,看的讓人心驚膽戰。作為成龍系列電影中,都會有一些冒險打鬥戲份,這次一躍滑下大樓,也成了成龍經典動作鏡頭之一,後來也有各種電影爭相模仿該鏡頭。
《我是誰》在很早的時候看過一遍,今天又重溫了一下這部電影,是一部經典的龍式電影,該片講述了中央情報局為獨自佔有「魔石」,派特別突擊隊隊員傑克及11名隊友前往南非,不料發生空難使得傑克失憶,從而陷入困境。
一提到成龍大哥的電影自然少不了武打動作,這部電影作為龍氏電影巔峰之作,自然少不了各種場景格鬥、從玻璃幕牆外急速飛落、從直升飛機上摔下跌落等場景,都拍得驚險萬狀,格外刺激;要特別說一下的是拍這個片子的時候成龍大哥已經43歲了,但他還是堅持重荷蘭鹿特丹的一棟大樓跳下來,說是為了師父;電影比較有意思的是拍攝於非洲,極大的滿足了觀眾的獵奇心理。
這部電影不僅有精彩的武打格鬥,和爆笑情節;更難能可貴的是他通過淳樸的土著人「不是我的東西,堅決不要」,來諷刺都市中那些貪婪自私的現代人。
如果想了解龍氏電影,這部電影一定不要錯過。
每次看都覺得這部電影有一絲淡淡的山寨大片的味道。不管是片中幾處明顯的特技bug,還是有些蹩腳的描繪美國中情局和武器大亨。片中成龍登上高處高呼「我是誰」時,遠景處他腳下的建築內凹里站著一個人,可能他感覺到攝影機拍到了他,還往裡站了站。另外一個穿幫鏡頭在成龍在天台和兩個壞人打鬥,成龍踢腿的時候可以看到他腳上的威亞。喜歡電影的前半部分,到了後面成龍電影的固定模式就出來了。打來打去最後打贏了大家笑嘻嘻。電影的配樂很不錯,喜歡那首周華健(似乎是)演唱的主題曲,看完印象深刻!
《我是誰》這部電影上映的時候成龍大哥已經44歲了,即便對於像大哥這樣的人物,在他的臉上也看出了歲月的滄桑。
成龍大哥有個不雅的外號「房事龍」,如果是大哥的影迷,每一部大哥的電影都看過的話,會見證大哥的變化。當年看《快餐車》時候的感慨,大哥真的是帥,不愧是「房事龍」,而在看《我是誰》距離《快餐車》又過去了十年。
如何評價《我是誰》這部電影,提到這部電影大家津津樂道的肯定都是從樓上往下跳那一段,大哥一生完成了很多別人做不到的鏡頭,可以說是用生命在拍電影,這一段絕對可以載入影史。
《我是誰》這部電影現在網路上的都是刪減版的了,比以前看的DVD版的少了很多,比如南非那一段。
除了大家都知道,我想說的是南非那段戲,當年看這個電影的我還是個孩子,印象至今很深的是南非那段,以至於到現在都以為那是真實的,尤其是電影最後,大哥說完回到南非。並且在那個時候就提出了要愛護大自然。
我是誰?我從哪裡來?要到哪裡去?可能那個時期的大哥也是瓶頸期吧,是對自己發出的拷問。
我是誰和黃飛鴻之西域雄獅 搬運
兩部電影雖然具體的細節不盡相同,但大體的劇情框架十分相似,都有誤入土著人部落,然後失憶的劇情,當然,從時間上來看,李連傑主演的《黃飛鴻西域雄獅》在1997年的2月上映,而成龍主演的《我是誰》則1998年的1月上映,時間上西域雄獅比我是誰早了將近一年,因此也一直有很多人說,是《我是誰》抄了《黃飛鴻之西域雄獅》。
這事其實是很冤枉成龍大哥的,因為最早《西域雄獅》這部電影並不是為李連傑准備的,而是為成龍量身定製的。
熟悉黃飛鴻電影的朋友應該都能發現,《黃飛鴻之西域雄獅》這部電影無論是劇情還是風格上都與之前的黃飛鴻電影很不相同。而事情的真相是,《西域雄獅》這個劇本原本壓根就不是黃飛鴻系列,而是為成龍量身定製的一部好萊塢動作電影。早在80年代,好萊塢著名大導演,拍攝過《教父》三部曲的弗朗西斯·科波拉想要找成龍合作,而他們要合作的電影就是《西域雄獅》。只是後來科波拉導演中途反悔,以致這次合作沒有成功,但《西域雄獅》的劇本當時已經寫完了。
當時成龍的師兄准備籌拍一部黃飛鴻電影,看中了夭折的《西域雄獅》的劇本,非常喜歡。於是拿走修改了一遍,就成了李連傑主演的電影《西域雄獅》。而成龍因為對這部電影已經投入了一部分准備工作,不想中途放棄,加上成龍本身也很喜歡這個劇本,於是也找了編劇修改了一邊,成了電影《我是誰》的劇本。
所以要說《我是誰》抄了《黃飛鴻之西域雄獅》的劇本是不成立的。而其實從最後成片其實也可以看出,這個劇本還是帶有深厚的成龍的基因的。最後《我是誰》這部電影的效果非常好,但《黃飛鴻之西域雄獅》,很多人都覺得似乎把黃飛鴻放到美國的西部世界中總覺得不太搭調。
許多人都在問:到底我是誰??
其實,在影片開始的時候已經有答案了!
或許你們沒有注意,或許刪除了~
一開始,警察開會,香港區旗旁邊三個字:
陳家駒!!!!✌✌✌✌✌✌
如果我能去鹿特丹,一定會去看看那棟大樓
❸ 成龍在演過的動作電影中都有哪些招牌動作
在短視頻平台上,成龍大哥電影中一些滑稽的動作,引發了一大批模仿熱潮,各大戲精紛紛上線,徵求眾多網友的意見,看有沒有可能進入成家班。
成龍大哥的電影能夠成為經典,除了精湛的演技之外,最吸引人的地方就是那些讓人嘆服的危險系數極高的動作。
《紅番區》——跳到對面樓
這個動作就更危險了,據說當時保險公司聽了成龍的想法後,直接選擇了拒保。這棟樓在鹿特丹,叫「通泰大樓」,是當地有名的建築,這棟樓的玻璃面傾斜度達45度,當時的成龍大哥已經40多歲了,但還是選擇一躍而下。
在下落的過程中,運用了多組鏡頭來呈現這種緊張危險感。同時,一直瘋狂的成龍大哥,因為這一跳,震驚了世人。
最後,成龍大哥也在2016年獲得了「奧斯卡終身成就獎」,當然,這也是成龍大哥付出這么多的結果,沒有人能夠隨隨便便的成功,背後所受的苦,所遭的罪,或許只有他自己知道。
這些年來,成龍大哥的電影,以驚險刺激的畫面沖突,搞笑好玩的故事情節,不斷滿足觀眾的視覺感受與腎上腺素的爽感飆升。也正是因為他這么多的努力,才有了一部部電影的輝煌。
❹ 有一部搞笑電影是模仿明星的電影,裡面有成龍。周傑倫的
《追影》
裡面有山寨版的「成龍」、「李連傑」、「劉德華」、「周傑倫」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