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十二公民》這部電影怎麼樣主要想表達的是什麼
《十二公民》,是一部話劇化的電影。
電影的設定,是一群法學院的大學生英美法掛科,被要求補考。補考的形式,則是用模擬法庭重現一出具有爭議性的社會事件:二十歲的嫌疑人,是被富商收養的「富二代」。其生父是來自河南的農民工,離婚後將生子遺棄。酗酒,賭博,時不時找生子要錢。案發當晚,有人聽到嫌疑人在他生父房間與其發生激烈爭吵,而後生父被人在家殺害。
十二個人湊在一起,便是中國社會公共討論時常有的模樣。
失序。主持人一次又一次強調按順序發言,卻不斷有人說話被打斷,被搶話。搶話者還會理直氣壯,「他愛什麼時候說什麼時候說,現在我說」。
當對方對自己的觀點不認同時,直接開始人身攻擊——這么簡單的話聽不懂,腦袋一定被門夾了。罵對方孫子,甚至聲稱「我要弄死你」。
對對方觀點不認同時,對方試圖理論,這方卻乾脆畫一張棋紙,直接下起五子棋。用戲謔、嘲諷,消解嚴肅討論的意義。
當自己拒絕被說服時,不講理由——我就是煩了,我就是不聽,我就是這么跟你們耗著。
為什麼這個嫌疑人一定就是殺人犯?因為他生父是個河南農民工,他養父是個外地來的二道販子,肯定也養不出什麼好貨——公交車上丟了錢包,其他都是教授大學生,那一定就是那個外地人偷的……用標簽、歧視、偏見,代替說理、邏輯,直接妄下斷言。
『貳』 《共助2》席捲韓國票房,電影主要講述的是什麼
如今大家的生活壓力大,很多人都會有自己解壓的方式,大部分人選擇的解壓方式就是看影視作品,無論是電視劇還是電影,在如今高產出的影視界都是不會缺少的,不過想要從如此多的影視作品中脫穎而出還是需要幾把刷子的,比如這次《共助2》席捲韓國票房,電影主要講述的是一個朝鮮刑警為了追一個犯人到了韓國,和韓國的一個警察還有美國的一個警察合作的故事,其上映後觀眾的反響是非常不錯的,《共助2》 的票房也比較喜人,推薦大家可以看一看。
三、《共助2》 中的動作戲份非常的刺激,加上精彩的故事,所以口碑一直不錯,相信其票房也會一直好下去。
《共助2》是一部犯罪片,自然少不了動作戲份,其中玄彬為了演好角色專門去學習了一段時間的功夫,所以給大家呈現的動作戲份非常的刺激,加上故事情節比較精彩,所以小編覺得這是一部佳作,值得大家一看。
『叄』 電影東方快車結局怎麼樣
結局就是列車上的所有人都是罪犯,強烈推薦看這個電影,有深度有思想。
《東方快車謀殺案》(Murder on the Orient Express)是英國作家阿加莎·克里斯蒂創作的偵探小說,屬於偵探赫爾克里·波洛系列,由英國柯林斯犯罪俱樂部於1934年1月1日首次出版。想必大家對阿加莎不會陌生吧,啥,你陌生,來來《尼羅河上的慘案》聽過沒,這個神作家創作出來的作品各個都是神級。
看到這里是不是很矛盾,我也矛盾。所以,波洛的哭一點都不違和,波洛是維護法律的化身,但是在這里他縱容了另一群人的犯罪。
如果換做是你,一個有真情實感,無時無刻以為自己的信仰,崇拜它膜拜它,堅持法律的純潔性,但是這件案子卻動搖了你的信仰。你又會怎樣!
所以,看到有人評價說這部電影很狗血,那是你的膚淺,實際生活中有很多的黑暗面,只不過我們處在一個相對安全的小圈子裡,自認為安全而已,沒有看到但不代表沒有發生。我不支持列車上的人動用死刑,但是我不相信法律絕對單純。
就像韓國電影《熔爐》的結局,男主放棄了之前堅持的信仰,妥協於生活。我們都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