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薄暮傳說最後結局是什麼
和諧的結局,人們舍棄了魔導器(從最後的動畫看似乎開始用電了)。杜克最後幫主角破壞了星噬(他沒死)大家重歸於好
② 薄暮傳說電影最後的一個ed 那個畫面出自哪裡
你如果是指的那個小窗口裡面的動畫 那個其實就是游戲的OP
薄暮傳說的劇場版只相當於游戲的前傳 游戲裡面都沒有劇場版的劇情是完全原創的
游戲開頭正好就接著尤里退出騎士團之後的故事講的 動畫真心只講了一點點皮毛
有機會我還是推薦去玩游戲
③ 哪位大佬有百度雲薄暮百度雲高清資源
《薄暮》網路網盤高清資源免費在線觀看
鏈接: https://pan..com/s/1quJCN3fD1HExDWRBpRP5iA
《薄暮》是由山本寬執導,由櫻田日和、加藤清史郎擔任主要配音的一部原創日本動畫電影。作品於2019年6月21日在日本上映。作品講述了男女主在田園風景中相會並漸漸發展成相戀的愛情故事。
④ 薄霧有人死嗎
《薄霧》中有人死去了,他就是電影中的角色「保安」。
《薄霧》是由邁克爾·倫諾克斯執導,拉娜·普爾弗、康勒斯·希爾、斯蒂芬·格拉漢姆、伊恩·麥克爾希尼主演的一部荒誕、驚悚、犯罪類型電影。
劇情簡介:
保安抓住了一個著名的作家和電視主持人在商店偷竊,故而藉此勒索他成為自己的朋友。
當保安發現作家的成名作《薄霧》其實是作家父親的作品,他潛入作家房中,以公開作家父親的手稿相威脅,希望成為作家唯一的朋友。作家盛怒之下,失手勒死保安,棄屍河裡。在將保安屍體沉入湖中時,繩子另一端綁住他的腳,他被拉入河底。到最後一刻,他終於與保安再不分離。
⑤ 找些動漫和電影看
2009年8月新番]Ontama
[2009年10月新番]真● 戀姬+無雙
[2009年10月新番]劇場版 薄暮傳說
[2009年10月新番]天降之物
[2009年10月新番]肯普法
[2009年10月新番]乃木坂春香的秘密第2季
[2009年10月新番]空中鞦韆
[2009年9月新番]戰斗之魂 少年激霸
[2009年10月新番]輕聲密語
[2009年10月新番]白色相簿第二季
[2009年]「機動戰士高達UC」今冬動畫化
[2009年11月新番]東之伊甸劇場版
[2009年秋季]灼眼的夏娜第三季
[2009年10月新番]好想告訴你
[2009年10月新番]11eyes
[2009年10月新番]貓願三角戀
[2009年9月新番]哥拉特騎士團
[2009年10月新番]科學超電磁炮
[2009年10月新番]聖劍鍛造師
[2009年9月新番]隔壁的801醬
[2009年新番][時間未知]間之楔-----(腐向)
[2009年10月新番]戰斗司書
[2009年10月新番]君屆
[2009年10月新番]學生會的一己之見
[2009年新番][時間未知]SEX PISTOLS 狂野情人-----(腐向OVA) kokolor
[2009年]魔法少女奈葉 THE MOVIE 1st
[2009年新番][時間未定]交響詩篇Eureka Seven 彩虹滿載 劇場版
[2009年10月新番]夏之嵐第二季
[2009年10月新番]機巧魔神第二季
[2009年10月新番]肯普法
[2009年10月新番] 薄暮傳說 劇場版
[2009年10月新番]OAD 今日的5年2班
[2009年秋季]森林大帝
[2009年10月新番]乃木坂春香的秘密 PUREZZA
[2009年10月新番]夢色蛋糕師
[2009年10月新番]交響情人夢 巴黎篇 續
[2009年10月新番]黑之契約者第二季
[2009年秋季]守護貓娘緋鞠
[2009年10月新番]小鳩^こばと Happy Carnival
[2009年10月新番]信蜂
[2009年新番][時間未知]學生會長忠告---腐向OVA
[2009年新番][時間未定]舞姬戀風傳
[2009年新番][時間未定]OVA《冥王神話》
[2009年新番] [時間未定]十五美少女漂流記
[2009年][未定時間]《宮本武藏》
[2009年新番][時間未定]戀愛少女與守護之盾
⑥ 阿基·考里斯馬基的從影經歷
在從影之前,阿齊·考里斯馬基曾作過郵差、洗碗工和影評人。隨著涉身影壇,他同哥哥米卡·考里斯馬基成立了製片及發行公司,取名Villealfa,意在向讓-呂克·戈達爾的影片《阿爾法城》致敬。作為高產的電影人,從80年代初開始,考里斯馬基兄弟倆製作的影片數量就達到了芬蘭全國的五分之一,並且阿齊的作品尤其吸引國外影人的關注。
阿齊的作品特點鮮明,首先是片長短,因為他曾說過一部電影不應該超過90分鍾,他的電影大多接近70分鍾;其次是充滿對各種類型片的古怪模仿,其中包括公路電影、黑色電影和搖滾電影;再者往往根植於命運悲慘的芬蘭人,並且音樂多取材於50年代搖滾。
可以肯定的說,作為個性鮮明影片的作者,導演阿齊·考里斯馬基不乏自大和專制的一面。早在《沒有過去的男人》在戛納拿到評審團大獎時,阿齊·考里斯馬基上台領獎說出的第一句感言就是:「首先,我要感謝我自己。」在影片創作過程中,阿齊統管一切工作,各部門都要按照他的意願行事,雖然演員和其他工作人員一律平等,但他們必須遵循導演的軌跡。演員的即興發揮是不允許的,哪怕是目光的方向都不準偏差超過幾厘米,所以往往要做出標記才行。
芬蘭導演阿基·考里斯馬基(Aki Kaurismaeki)出奇年輕的大師級,只有49歲。歐洲第四大電影節洛加諾電影節剛剛給他舉辦了超級轟動成功的回顧展:作為導演的全部16部故事片、3部紀錄片、7部短片,還有作為製片人、演員、編劇、電影愛好者的作品,22部「考里斯馬基的最愛」展映系列全部是電影史上經典中的經典,上世紀10~20年代的默片居多:從格利菲斯、茂瑙、愛森斯坦、卓別林、布努埃爾、基頓、鮑威爾、雷、布列松、戈達爾、黑澤明、小津安二郎、德西卡、法斯賓德到達內兄弟,好友吉姆·賈木許的「天堂陌生人」也在其中,賈木許還曾在他的早期電影「列寧格勒牛仔去美國」里客串了一個外表邋遢的二手汽車商小配角。
回顧展里還有他20多年來的工作照與劇照攝影展,甚至還有他作為狗狗愛好者的全部作品:愛狗Tahti在2002年《沒有過去的男人》中的出色表現贏過法國戛納電影節最特別的獎項——金棕櫚狗狗獎(Palm Dog Awards),而Tahti的祖母Laika曾經在《波西米亞》里出鏡,媽媽Piitu出鏡《Juha》,女兒狗狗出演的是最新的電影《薄暮之光》。電影節專門出版的畫冊封面也是考里斯馬基帶著大狗坐在山頂上遠望日落,神情還是一如既往的愁苦中飄忽不定。
作家夢在電影光環下暗淡
8月11日,資本主義天堂般的瑞士洛加諾。芬蘭大導演考里斯馬基被頒發榮譽金豹,近萬觀眾掌聲熱烈,他卻一直低頭,表情失落地含糊發言:「我真是為此……太……悲傷了!」——一半戲謬,一半實話的冷幽默。他49歲,卻已心生倦意,要從電影業里退隱開始個人寫作:「做一個被歡呼的明星導演感覺如何?其實比不出名更糟糕。別人在任何時候都可以慶祝一下,我不行。我本來就想當個作家,卻陷在電影里30年了。如果以後我回來,也許帶著一部好作品,或者根本就不回來了,真的很難說,好作品都是很偶然才出現的。」芬蘭觀眾據說不喜歡他那些不甚優雅的電影,理由非常「全球化」的似曾熟悉:「把我們國家拍得那麼臟、那麼落後!」好像所有芬蘭人都是「生活在別處」的抑鬱無望,其實考里斯馬基後來在巴黎、倫敦、美國拍攝的電影也都是一股子「芬蘭」味兒。
考里斯馬基和畫家夫人每年一半時間住在葡萄牙的葡萄酒庄園,另一半在他有幾個飯店股份的赫爾辛基,或者70公里外的家鄉Karkkila村莊。他竟在那裡還經營著一個旅館。「千萬不要去那兒,我本來只是來幫我的妹妹貼貼牆紙——她幾年前離開村子搬走了,我卻留在那兒了。」芬蘭是一個以諾基亞出名的國家,考里斯馬基的電影里卻不曾出現過手機的鏡頭,更遠離所有的武器、暴力和性:「我所需要的全部就是一個男人、一個女人、一面牆、一盞燈還有陰影。從畫面里拿走女人,剩下男人、牆、燈還有陰影;再拿走男人,還有牆、燈、陰影;牆再拿走,還有燈和陰影;最後拿走燈,留下的只有陰影。我不怎麼現代,電影里的汽車也都是用過時的款式,現在的車太難看了,我根本就不想拍它們。」他自己的收藏都是老車:1949年蘇聯產的「莫斯科人牌」轎車、1951年的雪佛蘭皮卡,還有1956年的一部大公交車:雪佛蘭的發動機,車身卻是芬蘭的木頭。
考里斯馬基的電影同樣返璞歸真和符合極簡美學,自成一格且不乏詩意,非常注重光線的運用。他只用35毫米膠片,經常是「為自己拍攝」的黑白片,彩色片則是「為了商業」。他經常被譽為Dogma運動的前行者,也許他們的共同點就是有距離地抵制電影一味技術化,抵制任何數碼技術後效,按他的話說就是「好萊塢狗屁!讓美國佬去賺錢吧,當他們的錢多得裝不下時,我再從地上撿幾個小錢——這就是我們說的藝術電影」。但他們也不贊同某些歐洲作者的偏執個人格調:「格林納威式的藝術大糞。」他這種反骨不愧被稱作「當代電影導演里的搖滾者」:當初他考芬蘭電影學校落選的理由就是「太憤世嫉俗」;2003年戛納電影節評審團大獎作品《沒有過去的男人》被奧斯卡提名為最佳外語片,他卻因為抗議美國的伊拉克戰爭而拒絕出席。他的所有電影都是同樣的主題:邊緣生命在社會中的被壓迫和不平等;經常揶揄媒體甚至耍無賴,平時的導演方式更是獨裁到極點,固定用一些有著很強個性能穿透屏幕的演員。據說他在鏡頭後面勾一下手指頭演員才敢把眼睛的視線從一個點移到另一個點,而且角度和距離要非常准確:「畢竟我付了錢,他們要聽我的。」
聚焦陰影下的孤獨者
他極端,但非常節約,也非常誠實:「我不知道別的導演怎麼做,我用我拍的每個鏡頭。在片場我很少重復拍攝同一條鏡頭,最後經常會用第一條,甚至比它更早的那一條試演:演員沒聽見攝像機已經開始運作了;我們開始第一條正式拍攝的時候,攝像機其實根本就沒開。那種第一次嘗試的新鮮感很難得到,要麼是第一條,要麼就是30條以後。我的哥哥是導演,姐夫也是導演,正在我的剪輯室里做後期。我回家他就一邊幫我從車里拿出一個小包裹,一邊問我什麼時候開始剪輯。我說如果他做完我就第二天開始剪,他很奇怪我的素材在哪裡,我告訴他所有的素材就在他的手上。那次就是《火柴廠的女工》,片比是1∶1.1。電影實際只有59分鍾,但是我在電影節畫冊上撒謊說有61分鍾,否則德國的電視台就會認為它太短而不買片。我是從給別人做編劇開始入行,經常寫一些很長的對白,最後卻都被拋棄在剪輯室的地板上。對話太占時間,我自己開始拍電影的時候,就把對話越做越短,電影也就跟著越來越短,製片人對此倒是很喜歡。必須承認我後來的作品太長了,去年完成的《薄暮之光》只有59分鍾,4個月之後我卻必須拍一些輔助性的場景,真是愚蠢——故事都已經講完了,沒什麼可加的了——但是最後我卻給它加到了80分鍾。」
《薄暮之光》因為他的退隱也許會是他最後一部電影,「失敗者三部曲」的完結篇。影片開頭是標准官方的芬蘭光輝形象:燈火闌珊的城市高樓大廈,錯綜復雜的赫爾辛基Ruoholahti地區卻是迷宮一樣的地帶。在珠寶公司當保安的男主人公和所謂的成功財富相距咫尺,生活里卻孤獨一人,一起工作3年的同事都沒人叫得出他的名字,他自己開業的積極夢想也被銀行貸款部門無情羞辱。一天被一個黑社會控制的金發女人設局相識,欺騙直至栽贓入獄,「忠誠的像條狗,浪漫主義的蠢蛋」,卻自始至終不願出賣她,行刺黑社會頭目未果被毆打到奄奄一息,一個默默關心他的快餐店女幫工找到他,慢慢伸出手給他,影片結尾有童話般的浪漫光輝。考里斯馬基還在導演闡述里自我調侃:「他豪華的工作地點和粗陋的家雖然同處一個地區,卻隱喻著成功的兩面性。財產和收入就是社會最傲慢荒謬的分界嶺,反諷一個隱藏的法則:財富就是盜竊。非常幸運的是,這部電影的老導演一向以心軟著稱。可以設想,小小的少許希望會在片子結尾處微微閃光。我不太傾向愛情和友誼是男女生活的基礎,而應是一種互相陪伴的理性夥伴關系。」許多這樣題材的電影最後都會滿懷希望地結論:人最終是不孤獨的,兩個人是一個最小的單位,而幽默、悲觀的考里斯馬基顯然更誠實:每個人都最終是孤獨的,而且是永遠的,雖然那些被壓迫和失敗的生命和靈魂都有自己的尊嚴:「社會陰影下的孤獨者是經常出現的電影主題:卓別林也經常關注那些漫遊孤獨的流浪漢,他們總是在這個社會里不停尋找著陽光下一個小小的他自己的位置。可是這些善良而節制的樂觀主義者的浪漫、工作、希望、夢想、自由卻總被社會上那種廣義的沒有任何錶情和感情的平等正義系統摧毀。那些陰影里的平民每日遭受的折磨無處不在,把一個積極肯乾的人轉變成一個實用主義的庸民,自始至終獨自一人,充滿人性的老式價值觀已經不適應這個社會,只會被無情地欺騙和嘲笑。」
他的所有電影幾乎可以用4種類型概括:經典文學的改編作品、臨時起意的冒險旅行、搖滾音樂有關的故事和人物、最底層生活的肖像:「工人三部曲」和「失敗者三部曲」。所有作品都有一連串的介於偶然和命運之間的故事;無名的地點、空缺的表情和對白、遲鈍的敘事節奏;對官僚主義和城市化、文明化的深深鄙視;崇高和卑微的矛盾在生命和藝術里的無法調和;結合了搖滾風格的黑白電影極簡主義的美學元素;人物基調介於悲觀的冷幽默和頑強無常之間;介於經典和電視媒介影響中的去表演化的形象。小偷段落完全克隆自布列松的「波西米亞」詩意刻畫了愛情、友情和人性;被譽為「20世紀最後一部默片」的《Juha》里的情感如同聖經人物一樣的原始而沉默;描寫失業者的《浮雲》、關於失憶者無家可歸的《沒有過去的男人》以及《薄暮之光》都有著難忘的樸素張力。
煙癮決定片長
在赫爾辛基大學學習通訊工程和文學的考里斯馬基一直瘋狂地閱讀歷史和小說,30年前開始在慕尼黑電影博物館自學電影,直到現在也沒怎麼進過電影院。第一次演戲和編劇是1980年哥哥米卡(Mika)做導演的電影《撒謊者Liar》,一個浪漫的赫爾辛基哲學青年在田野漫遊的故事,非常的「戈達爾」,他們一起成立的電影公司名字甚至也是取自戈達爾的作品《阿爾法城》(Villealfa),他們兄弟倆製作的影片數量竟然是芬蘭全國的五分之一。1981年,他們共同拍攝了芬蘭第一部搖滾電影;1986年,一起成立了一個在北極圈舉行的「夜半太陽電影節」。陸續試過郵差、洗碗工等20多種糊口的工作之後,他開始做起了電影雜志的影評人。1983年,獨立執導的處女作橫空出世,起點很高地選擇了「罪與罰」——「禁慾主義一樣的美學風格、B級電影、陀思妥耶夫斯基式的心理、在一個無名城市裡發生的連鎖事件」,之後的作品也是相似的元素,對演員和劇本的處理更是一致:「我非常相信我的下意識,故事自然而然就在。如果我按劇本拍,一般就會非常嚴格地按照劇本進行,很少改動。曾經有6次沒有劇本就開拍了,完全沒有計劃對白,開機的鏡頭經常表現一個空間,其他的我就來臨時准備:先是道具,然後是顏色和光線,演員進來,最後是對白。卡蒂·奧廷寧(Kati Outinen)知道我要些什麼,我也事前知道他們演員會怎麼演,所以給演員不是很多指導。最近越來越需要劇本,因為製片體系越來越復雜,需要劇本來做攝制進程表。」
《沒有過去的男人》等多部電影里扮演女主角的卡蒂·奧廷寧是所謂的「考里斯馬基專用女演員」,卻不知道他的電話號碼。她12歲就開始表演,喜歡在必須自己准備所有東西甚至縫制戲服的大劇院里工作,18歲的時候因為不夠美差點失去第一個電影角色,而考里斯馬基找她合作的時候卻告訴她:「你的鼻子足夠大,可以出現在我的電影里了。」她在考里斯馬基的電影里看上去都很醜陋,但是她理解:「我很難掩藏我的感覺,即使只是我的角色很失落,我整個的狀態都會告訴你,表演是一個反應的問題,不要只是看,要領會;不要聽,要理解;不要忘記呼吸,也不要猶猶豫豫絆倒在道具傢具上。我不認為考里斯馬基在這種時候能讓我看上去美麗無比。被稱作考里斯馬基專用女演員不總是好事,別的導演就很難與我合作,其實我和他每三四年合作一次,中間就做點別的,在赫爾辛基戲劇學院的國家電影學校做全職教授。我喜歡與充滿能量和熱情的青年們一起工作,他們討論藝術,討論如何表達自己,如何來一些新鮮的創造。我年輕的時候也是這樣,我設想著現在我也還是這么年輕,而像我這樣年紀的演員幾乎都已經『死』光了——他們只想著金錢和各種麻煩。阿基和我平時很少聯系,有時候他打電話過來就是閑聊,我還不知道他的電話號碼。他有電影項目,我就從學校請假,我們之間有一種非常特殊的溝通方式,不用語言:我們有同樣的幽默感和對電影的尊敬。他在片場非常精確地知道自己要什麼,但是也對各種建議很坦率。電影完成了我經常就忘掉了,但是我從來不會忘記《火柴廠的女工》那部戲,阿基那時候還不是特別出名,我們拍遍了赫爾辛基,跳上有軌電車就拍,司機問我們『干什麼呢?』『我們在試著拍一部電影!』真是很棒的經歷!當然沒有劇本,但是我們都能感覺到我們在做一個特別不同的事情。」
考里斯馬基是個大煙槍,也因此認為電影最好在70分鍾左右才不至於讓他犯癮難受。電影節期間記者曾經問他:「為什麼不來中國?」他慢悠悠地說:「飛機禁煙那麼多小時,除非配個專機。再說中國還有『文革』呢!」「『文革』早就結束了!」「真的嗎?我看不是。」這個對共產主義和左派抱著兩面性態度的狡猾聰明傢伙曾經在他的電影《哈姆雷特做生意》也用過同樣的邏輯:「你娶我嗎?」「你太瘦了。」「我能多吃些的。」「我說的只是個借口罷了。」
社會評價:
⑦ 好玩的3D單機游戲
以下都是我自己玩過的,經典3D游戲,絕對符合你的要求
最終幻想系列(我玩過7)
仙劍3
仙劍3外傳問情篇
仙劍4
軒轅劍4
軒轅劍4外傳蒼之濤
軒轅劍5
軒轅劍5外傳漢之雲
薄暮傳說
冰封溪谷2
最後的神跡
翡翠帝國
質量效應
格蘭蒂亞3
英雄傳說:空之軌跡
伊蘇系列
泰坦之旅
星際爭霸2
蒼穹霸主2
榮譽勛章之空降神兵
使命召喚4
孤島驚魂
孤島危機
沙漠風暴
戰地2
戰地2142
俠盜車手:聖安地列斯
馬克思佩恩2
黑道聖徒2
細胞分裂4
虐殺原形
波斯王子4
三國無雙5
鬼武者3
鬼泣4
實況足球2009
刺客信條
極品飛車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