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有關「心理暗示」的視頻或電影。
藍色大門
2. 有關心理的電影或電視劇
1.《充氣娃娃之戀》 lars and the real girl
心理學看點:孤僻症,妄想症。
雖然不是RYAN的經典之作 不過他表現得很好
2.《吮拇指的人》thumbsucker
心理學看點:ADHD Ritalin,注意缺陷與多動障礙。
3. 《大象》 elephant
心理學看點:電影以一種難以想像的時間-空間語言挑戰了傳統電影的現實主義,從這個角度,討論自然而然地進入到一個哲學層面,對一件已經發生的事實,時間已經過去,以回憶和和判斷建立的感知體系能夠還原事實本身嗎?從現象出發如何抵達真相?經驗事實是否就是事物的本質?電影的藝術虛構性與現實的真實性之間到底是怎樣的關系?似乎一直在延伸,加斯想我們在這部電影中看到,任何理性,無論是意識形態的權力話語還是純粹的理論/話語推導,在現象的叢林中是多麼盲目和無知。他說,「我就像哥侖布,我對一切將一無所知」,也許正像《疾走羅拉》的開場白那樣,「電影只進行90分鍾,剩下的都是理論了!」
4. 《秘窗》 secret window
心理學看點:DID,多重人格。
5.《致命ID》 Identity
心理學看點:分離性身份識別障礙,舊稱MPD,多重人格障礙。DID 身份識別障礙多重人格
6. 《火柴人》 matchstick men
心理學看點:潔癖、強迫性人格。
7.《歌西卡》 gothika
心理學看點:犯罪心理學,失憶。
8. 《失眠》 insomnia
心理學看點:嚴重失眠症。
9.《異度空間》 inner senses
心理學看點:精神分裂症。
10. 《美國精神病人》 american psycho
心理學看點:雙重人格精神分裂症
11.《鋼琴教師》 la pianiste
心理學看點:繼《藍絲絨》以後最卓越的性心理變態電影傑作。
12.《美麗心靈》a beautiful mind
心理學看點:妄想型精神分裂症,以及愛在精分治療中起到的決定性作用。
13.《死亡試驗》 das experiment
心理學看點:服從心理,經典的社會心理學實驗。
14. 《海灘》 the beach
心理學看點:假人性的貪婪,是徹頭徹尾的一個心理學實驗。
15.《記憶碎片》 memento
心理學看點:Short-term memory failure 短時記憶障礙,海馬體損傷。
16. 《搏擊俱樂部》 fight club
心理學看點:DID,身份識別障礙,多重人格。
17.《靈異第六感》 the six sense
心理學看點:兒童心理學。
18. 《聖女貞德》 the messenger:the story of joan of arc
心理學看點:精神分裂症。
19. 《一樹梨花壓海棠》 lolita
心理學看點:亂倫、性心理變態。
20. 《心靈捕手》 good will hunting
心理學看點:心理咨詢,認知行為療法+來訪者中心。精神分析弗洛伊德。
21.《心理游戲》 the game
心理學看點:人格/性格測試,應用,設計情景。
22.《第八日》 le huitleme jour
心理學看點:唐氏綜合症。
23.《夢旅人》 picnic
心理學看點:影片並沒有過多地表現精神病的歇斯底里,取而代之的是這些病人的單純和可愛,由此展現了現實的殘酷和生命的脆弱。岩井俊二的巔峰作。
24. 《一級恐懼》 primal fear
心理學看點:法庭中的心理學家,職業資格,犯人偽裝多重人格。犯罪心理學典型代表作
25. 《本能》 basic instinct
心理學看點:弗洛伊德、性與暴力的本能。
26. 《沉默的羔羊》 the silence of the lambs
心理學看點:Abnormal的心理學,潛意識,人格分析。變態心理學,異性癖、食人狂。最全的了
27. 《雨人》 rain man
心理學看點:孤獨症(通俗點叫自閉症) 高功能孤獨症。
28. 《藍絲絨》 blue velvet
心理學看點:展現了各種性心理扭曲的場景。心理學電影開山鼻祖
29. 《發條橙》 a clockwork orange
心理學看點:條件反射,厭惡療法,行為主義經典。classical conditioning的代表直接表現了UCS UCR CS CR的關系 經典中的經典
30. 《愛德華大夫》 spellbound
心理學看點:夢的解析、失憶、強迫泛化。精神分析中的經典。
3. 推薦點心理學電影
我看過的比較好的有關心理方面的電影:
《危險方法》:影片講述了在一戰爆發前夕,蘇黎世和維也納已經准備好了用驚世駭俗的方法給以心理衛生以震撼的一擊。影片的故事從真實的事件改編而來,講述了佛洛依德、榮格和他們共同的女病人薩賓娜·斯皮勒林之間的故事。作為病人,薩賓娜·斯皮勒林美艷無比,給了榮格和佛洛依德極大的啟發;作為愛情的表徵,薩賓娜·斯皮勒林從靈魂深處啟發了這兩個當代心理學領域的巨擘。但是這三個人之間剪不斷、理還亂的關系卻讓榮格最終在精神和學術上和自己的老師分道揚鑣。不過,他和佛洛依德的學說,卻永遠地改變了人類思想史的面貌。
《搏擊俱樂部》:影片講述了傑克(愛德華•諾頓 飾)是一個大汽車公司的職員,患有嚴重的失眠症,對周圍的一切充滿危機和憎恨。一個偶然的機會,傑克遇上了賣肥皂的商人泰勒(布拉德•皮特),一個渾身充滿叛逆、殘酷和暴烈的痞子英雄,並因為自己公寓失火而住進了泰勒破舊不堪的家中。兩人因緣際會地成為了好朋友,並創立了「搏擊俱樂部」:一個讓人們不戴護具而徒手搏擊,宗旨在於發泄情緒的地下組織。俱樂部吸引了越來越多的人,逐漸發展成為一個全國性的地下組織,而泰勒也以自己個人的魅力,吸引著那些盲目的信徒。俱樂部的成員們到處滋事打架、大肆破壞,泰勒本人的行為也越來越瘋狂。傑克對於「搏擊俱樂部」的現況及泰勒的行為越來越無法忍受,和泰勒發生爭執,泰勒離開了他。然而,傑克發現,他走到何處都無法擺脫泰勒的影子,他開始思考:我到底是誰? 心理學看點:DID,身份識別障礙,多重人格。
《致命ID》:本片講述了一個汽車旅館里,住進了10個人,他們中間有司機、妓女、過氣女星、夫婦、警探和他的犯人,還有神秘的旅館經理。這天風雨大作,通訊中斷,10人被困在了旅館里,驚悚的故事開始了。他們一個接一個的死去,並且按照順序留下牌號。10個人存活下來的漸漸變少,他們開始恐慌,互相猜忌,卻無意間發現了彼此間的聯系。但是,大家懷疑的嫌疑人卻紛紛死去,謎團籠罩在旅館狹小的空間里,這樣的兇殺案件卻有著人們猜不到的真相…… 心理學看點:分離性身份識別障礙,舊稱MPD,多重人格障礙。DID 身份識別障礙 多重人格
《美麗心靈》:本片是關於20世紀偉大數學家小約翰•福布斯-納什的人物傳記片。影片講述了小約翰•福布斯-納什(拉塞爾•克勞)在念研究生時,便發表了著名的博弈理論,該理論雖只有短短26頁,卻在經濟、軍事等領域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但就在小約翰•福布斯-納什蜚聲國際時,他的出眾直覺因為精神分裂症受到困擾,然而這並沒阻止他向學術上的最高層進軍的步伐,在深愛他的妻子艾麗西亞(珍妮弗•康納利)的鼓勵和幫助下,他走得雖然艱緩,卻始終沒有停步,而最終,憑借十幾年的不懈努力和頑強意志,他如願以償。心理學看點:妄想型精神分裂症,以及愛在精神分裂治療中起到的決定性作用。
《記憶碎片》:影片講述了萊納•謝爾比(蓋伊•皮爾斯 飾)在家遭到歹徒的襲擊,妻子被殘忍的奸殺,自己腦部也受到嚴重的傷害。醒來後,他發現自己患了罕見的「短期記憶喪失症」,他只能記住十幾分鍾前發生的事情,為了讓生活繼續下去,更為了替慘死的妻子報仇,他憑借紋身、紙條、寶麗來快照等零碎的小東西,保存記憶,收集線索,展開了艱難的調查。調查中,萊納遇上粗俗的酒吧女招待娜塔莉婭(凱瑞•安妮•莫斯 飾),她似乎知道一些萊昂納多感興趣的事;還有泰迪(喬•潘托利亞諾 飾),自稱是他以前好朋友,但看上去鬼鬼祟祟的,不懷好意。到底誰能相信?娜塔莉婭?泰迪?還是他自己?抽絲剝繭之後,真相呼之欲出,簡單之至卻又殘酷無比,而萊納是否有面對這一切的勇氣? 心理學看點:Short-term memory failure 短時記憶障礙,海馬體損傷。講述一個十分鍾內的事件都可能忘記的人,是如何進行復仇的故事。
其實美劇中的《犯罪心理》和《LIE TO ME》也很不錯~ 不過前者比後者更血腥一些,看你的心理承受能力來選啦~
4. 求電影,邏輯性強高智商的電影。
1,《禁閉島》。是不錯的電影,是雙重結局的電影,最早的類似《慾望號街車》。
2,《致命魔術》。背景很宏大很豐富,情節也曲折。魔術題材的還有《魔術師》。
3,《死亡幻覺》。能開拓你的思維,或者某種意思是在闡述一種時空觀。
4,《第六感》。是敘事類的,注重的是講故事而不是詭計。同類的還有《搏擊俱樂部》。
5,《致命ID》。非常優秀的一部電影,這個區域的可看性適應是最大眾的也是影片最多的。
拓展知識
電影,是由活動照相術和幻燈放映術結合發展起來的一種連續的影像畫面,是一門視覺和聽覺的現代藝術,也是一門可以容納戲劇、攝影、繪畫、音樂、舞蹈、文字、雕塑、建築等多種藝術的現代科技與藝術的綜合體。
5. 電影的特點有哪些
1、用直觀形象展現生活過程。其展現的優點是:模擬,全方位,鮮活感;
同時訴諸生理與心理層面,激發「通感」,全面調動人的興奮與亢奮;最完整,最宏觀,最主觀;講究原生感,質感,親近感,亦即現場性與人間性。
2、直觀形象強似實際生活表象。由直觀性而來,但其能量獨一無二。
要在:實感,質感;無所不至,無所不能;既現實又超現實;以一個假定性的宏觀前提,實現自己迄今為止唯一的在這方面的巨大的效應。旨在紀錄式地再現生活情景,使觀眾如臨其境,感同身受。
3、以運動的方式表現運動的事物。作為效仿最佳的造型藝術,直達生活的真相與本質,揭示事物的動態性質。
含:鏡頭的運動;鏡內事物的運動;人的行為、性格、心理(事件、情節、情景)的運動。展現生活本身生動、活潑、豐富的現象形態和生命、生活、生存的人文底蘊。
4、用綜合的方式實施藝術創造與傳達。含:內容上的綜合展示;形式上的綜合手段;創作上的綜合表達;接受上的綜合美感。其效應是豐富性,無所不包。
一切其他藝術的審美優點均為所用,但不是機械拼合,而是有機融合,服從自身目標,從而成為其實體的有機組成部分。
(5)心理活動暗示片段形成連續影像電影擴展閱讀:
電影,是由活動照相術和幻燈放映術結合發展起來的一種連續的影像畫面,是一門視覺和聽覺的現代藝術,也是一門可以容納戲劇、攝影、繪畫、音樂、舞蹈、文字、雕塑、建築等多種藝術的現代科技與藝術的綜合體。
但它又具有獨自的特徵,電影在藝術表現力上不但具有其它各種藝術的特徵,又因可以運用蒙太奇(法語:Montage)這種藝術性突躍的電影組接技巧。
具有超越其它一切藝術的表現手段,而且影片可以大量復制放映,隨著現代社會的發展,電影已深入到人類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是人們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參考資料:網路——電影
6. 高分!!想要一些著重心理刻畫的或者是完全走演技實力的電影。
丹澤爾 華盛頓! 這個演員不知道你了解嗎 他的演技真的是沒說的 。
他是我最喜歡的美國男演員。我最喜歡的他的電影《颶風》,《奪命感應》。我寫過幾片觀影感想,跟你分享。
-----------------------------------
我最喜歡的外國影星有3個,丹澤爾華盛頓,哈里森福特,尼古拉斯凱奇,今天就先說說丹澤爾。
最早在哪一部影片里看到Denzel Washington,已經不記得了,但是讓我刻骨銘心的記住這位偉大的演員是因為那部《颶風》(The Hurricane )影片根據真人真事改編,Denzel飾演一個含冤入獄的拳王rubin carter,綽號「颶風」,為了公正和自由,Denzel堅持不懈的上訴,在蹲了20年的冤獄之後終於重獲自由。影片的導演相當高明,一面刻畫Denzel的堅韌與頑強,另一方面講述一個與Denzel有著相似的童年的黑人青年,兩條線交織在一起,又詮釋了友誼與信任,並且對種族問題也進行了探索,Denzel的表演也無懈可擊,自由被禁錮了二十年,屢戰屢敗而又屢敗屢戰,其中的痛苦與絕望,悲涼與掙扎,通過Denzel四平八穩的表演展現的淋漓盡致。是的,四平八穩,這是我能想到的最適合Denzel的詞,他對任何角色的拿捏都是四平八穩,手到拿來,他的表演並不華麗,但總是深入人心。這部片子至今仍是我最喜愛的電影,Denzel也拿了當年的金球獎,但是我覺得這比他第二年拿到奧斯卡的《訓練日》更加精彩。
一向飾演正義角色的Denzel在《訓練日》嘗試了一些新戲路,扮演了一個亦正亦邪的警察,我印象中,好萊塢極少有刻畫警察光輝形象的影片,更多的是陰暗面,因此這樣的題材也就不足為奇了。影片最精彩的部分在於最後人性的掙扎,Denzel的獨白。這是我如此狂熱的喜歡Denzel的另一個原因,他的語言表達太強了,飽滿的聲音流利的口語極劇張力。
在那之後,我便開始搜集Denzel之前的電影來看,,《生死豪情》、《殺人硬體》、《人骨拼圖》、《奪命感應》、《緊急動員》等等過足了癮,還有更早一點的《費城故事》,不過這部片子denzel的角色並不出彩,漢克斯才是主角。
這幾年,Denzel的片子也都不錯
《限時追捕》(out of time),投資少,場面小,題材也很普通,但是曲折的情節和Denzel精彩的表演,已經足夠享受了。
《怒火救援》(man on fire),這是近幾年我喜歡的一部Denzel的影片,影片的框架仍然極為平俗的復仇題材,最後的結局盡管稍有意外,但還是比較正常的,裡面甜美的女孩我很喜歡,不過她的表演太成熟了,我反而不太適應。也很喜歡影片昏黃的色彩,一直壓抑著。
-----------------------------------
人性 陰謀 母愛 The Manchurian Candidate(滿洲候選人/諜網迷魂)
相信很多人都看過1962年的版本的《諜網迷魂》,所以如今看這部重拍的政治驚忪片,難免要進行比較。簡單的說,除了將原版中朝鮮戰爭的背景換成了海灣戰爭,劇情與原來沒有太大變化,Denzel Washington飾演的陸軍少校每晚都夢見自己在多年前的海灣戰爭中被洗腦,而當時與他一起經歷這一事件的中士如今已成為參議員副總統候選人,隨著故事的深入,一個可怕的政治陰謀浮出水面。。。
&演員&
無論情節有多曲折,無論導演的功力有多深厚,不可否認的是,幾位明星的精彩的表演才是這部片子最大的看點。Denzel對任何角色的把握都顯得駕輕就熟、游刃有餘;Meryl Streep扮演男二號也就是副總統候選人的母親,一位強悍而狡詐的政客。在影片開頭就有一段精彩的對白,一番唇槍舌劍,破釜沉舟的挽回了劣勢,重新掌握了主動。對她的表演有被認為映射西拉里的嫌疑,盡管我沒有看出這個角色與西拉里有任何相同之處;男二號Liev Schreiber的角色應該說比Denzel難度更大,本性與迷幻,政治抱負與陰謀,失衡的母愛,一直生存於痛苦的掙扎之中,直到最後懷抱母親一起中彈,終於得以解脫。
片中2位男主角各有一次流淚的畫面,相當精彩。Denzel在痛訴自己的遭遇時,那張堅毅而平靜的臉上黯然滑落一滴眼淚;Liev面對Denzel,坦白自己也經歷了同樣的遭遇並且成為了別人的工具,無助的他終於得到傾訴,流下了絕望的淚水,因為從那一刻,他已經決定用結束自己的生命來結束這一切。感慨人在絕望關頭那份無助,也驚嘆演員的表演功力。
&人性&
此片公映於2004年,正值美國大選在即之際,如此赤裸裸地的揭示議員競選過程中的種種陰謀,讓我想起了政治學里一個論題,一個開明的獨裁政權,一個腐朽的民主政權,孰優孰劣。當然,該片並沒有完全將重心放在對現實政治的批判上,因此並沒有《華氏911》那樣的激進與浮躁。更具戲劇性的是,老版的影片上映不久之後肯尼迪遇刺。然而對洗腦和催眠這一過於虛幻的題材的運用,使我在看完整部片子後覺得過於虛假,缺少了本來應該享受的真實感。還有就是片中的「滿洲集團公司」,因為老版是為了映射共產主義,因此片名和片中的幕後財團都用了「Manchurian」這個詞,但是在海灣戰爭的背景下,卻不對這個「滿洲公司」改名字,倒是有點風馬牛不相及的味道。
不過影片帶有探索性的對人性進行剖析,乃是一大亮點。尤其是對參議院母親的刻畫可謂入木三分,在許多父母望子成龍而無所不用其極的心態之下,反而讓人更容易了解到一位家長的期待,經常是成為許多身為子女的所負擔不起的強大壓力。然而對人性的探索並沒有到這里就結束,梅麗爾•斯特立普(Meryl Streep)演繹的母親在戲中表現出來的永無休止的慾望,效果異常驚人。當她臉上充盈了激動、感慨、狂熱、迷戀,面對兒子天使般綻露的笑容,那種情不自禁吻上兒子嘴唇的舉動,正是對於權力、佔有深深的迷戀,進一步說,是對自我成就的迷戀。野心和母愛交織在一起,令人酸楚的悲憫著,一切真相,一切陰謀,都被病態的狂熱心理所操控,人類的悲哀在這個短短的鏡頭中呈現在觀眾面前。
洗腦和催眠雖然可以改變一個的人行為思想,但終究還是勝不過植根人內心深處的基本信念。Liev與Denzel在最後關頭的默契向人們昭示了整部片子的主線:以人的靈魂掙扎為核心,要麼解脫,要麼就是滅亡。
-----------------------------------
片 名:fallen 奪命感應/暫時停止接觸
導 演:Gregory Hoblit 格利高里·赫利特
主 演:Denzel Washington丹澤爾·華盛頓 John Goodman約翰·古德曼
劇情簡介:
探長約翰.霍布斯(Denzel飾)與搭檔瓊斯合作,將兇殘的系列殺手繩之以法,並目睹此犯被處死的全過程。但在後來的辦案過程中,他們又遇到類似的兇犯:同樣的犯罪手法,做案後留下的記號都與已被處決的那名罪犯的一樣。
雖然從心底里是不相信「鬼魂」的,但如果把面前的事情解釋為有一種超自然的邪惡力量在控制著,一切就都「迎刃而解」了。但沒有人相信這些。得不到理解的約翰陷入孤立無援的地位,他已經證實了自己的設想,但不知該怎樣對付那無處不在的惡魔……
―――――――――――――――――――――――――――――――――――――――
光看劇情,這似乎是很無聊的電影,並且當我看了一半,關於Denzel 與「邪靈」Azazel的戰斗的脈絡越來越清晰,我也產生過這樣的念頭,但是看完之後,大呼過癮。
只要有Denzel Washington出演,那麼這部電影一定不難看,至少你可以欣賞Denzel超絕的演技,你永遠也無法估量他能把各種角色演繹的有多棒,此片中,Denzel將一個探長的正義干練,失去親友時的悲愴,面對邪靈從疑惑到恐懼到釋然,都演繹的淋漓盡致。影片最精彩的部分在結尾,兩位主演大飆演技,John Goodman,戲中Denzel最忠實的搭檔,被邪靈附身,特別是他拖著臃腫的身子踩著舞步,唱著滾石樂隊的「time is on my side….」追殺Denzel時,與之前的老好人形象形成極為強烈的對比,最後Denzel被邪靈附身,頓時面目猙獰。。。
如果不是結局時導言安排的兩個亮點,那麼這部電影確實充其量只是一部緊張的驚忪片。
1.由於邪靈會附身,因此要消滅他,必須在沒有人煙的地方,Denzel選擇了一處偏僻的樹林,等待邪靈的出現,准備等邪靈附在自己身上後自殺,來與之同歸於盡。但是最後邪靈出現時附身於他最好的搭檔也就是John Goodman身上,他必須親手殺死自己最好的朋友。。。。
2.最後又設置了兩處懸念,跟著鏡頭,邪靈Azazel掙扎著即將死去,所有人都以為Denzel成功了,也正好於影片的開頭吻合,突然影片中一直在自白的人的身份從Denzel變成了Azazel,身邊串出一隻貓,於是Denzel死了,Azazel活了下來。
另外,影片的攝影也相當有創意,用獨特的色調和扭曲的視角來豐富Azazel的形象,特別是他從一個人身上離開尋找下一附身時,運動鏡頭的上下晃動,和一些細微的觸碰來展示靈魂出體的影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