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二戰中納粹題材的電影都有哪些
納粹16勇士、黑皮書、帝國的毀滅、哈特的戰爭、血染雪山堡、無恥混蛋、行動目標希特勒
❷ 關於二戰納粹集中營的電影那些
《集中營里的攝影師》網路網盤高清資源免費在線觀看
鏈接:
《集中營里的攝影師》是馬爾·塔加羅納執導,馬里奧·卡薩斯等主演的傳記片,該片於2018年10月26日在西班牙上映。該片講述了一名在納粹集中營里擔任歸檔工作的加泰羅尼亞囚犯,偷走了記錄納粹暴行的照片底片的故事。一名在納粹集中營里擔任歸檔工作的加泰羅尼亞囚犯,利用職務之便,偷走了記錄納粹暴行的照片底片。本片改編自真實事件。
❸ 有哪些是反映二戰納粹內容的電影
您說的那個是電影《紅櫻桃》
《刺殺希特勒》(Valkyrie)
◎片 名 Valkyrie
◎年 代 2008
◎國 家 美國/德國
◎簡 介
本片根據真實事件改編而成。故事發生在二戰期間,湯姆·克魯斯在片中扮演德國陸軍上校克勞斯·馮·施陶芬貝格。施陶芬貝格當時擔任柏林預備軍總長,是德國反抗力量中最有機會接近藏身於「狼穴」內(納粹指揮部)的希特勒的人。施陶芬貝格和一群德國高官策劃刺殺希特勒,從而結束戰爭、拯救德國,該計劃被命名為「瓦爾基里」(Valkyrie)。1944年7月,施陶芬貝格試圖通過藏炸彈的公文包殺死希特勒,結果隨後希特勒雖然也受了傷,卻幸運逃過一劫。刺殺計劃的相關人等皆被處死。
中文名: 希特勒:惡魔的崛起
英文名: Hitler: The Rise of Evil
發行日期: 2003年
◎簡 介
1889 年,希特勒出生於奧地利布勞瑙鎮一個公務員家庭。青年時期處於第一次世界大戰的阿道夫·希特勒,在動盪不安的亂世中,他的出現與崛起是希望的開端、還是災難的開始?這個看似平凡的小男孩,長大後卻指揮了德國軍隊大規模入侵各國,掀起了慘烈的第二次世界大戰。
中文名: 暗殺希特勒
發行日期: 2004年2月25日
國家:德國
史道芬貝格上校帶頭策劃的「七月陰謀」(The July Plot),是幾乎成功暗殺阿道夫·希特勒、一舉推翻納粹政權的暗殺密謀。
納粹德國國防軍中有許多高層軍官,對於向人民犯下的可怕罪行感到驚愕,他們認為這樣做違反了道德。很多軍官相信,德國會傷亡殘重,都是因希特勒堅持採用災難性的攻擊戰略。
越來越多的軍官認定拯救德國的唯一方法,就是消滅希特勒和他的支持者,掀起一場政變。此外他們期盼和盟軍達成停戰協議。1944年7月,盟軍已經從法國登陸攻擊,他們懷著一些希望,也許有機會可以阻止斯大林在「東部戰線」的進攻。
暗殺任務十艱巨,因為獨裁者身邊都有保鏢,行動也飄忽不定。過去所有的刺殺行動不是中途放棄就是失敗。因為行蹤神秘的希特勒總在最後一刻更改計劃。
◎譯 名 拜見希特勒/關於希特勒的真正最真實真相/我的元首
◎片 名 Mein Fuehrer
◎年 代 2006
◎國 家 德國
◎類 別 喜劇/劇情/戰爭
◎簡 介
劇情:
希特勒因為在孩子時代遭受過虐,就讓世界遭受苦難。他喜歡在浴缸里玩耍玩具戰艦,總是尿床,性無能,沉溺在毒品里不能自拔。希特勒常常把毒品放在大型地球儀中。
這部新片中有這樣一個情節:1944年年底,希特勒已經對自己失去了信心,但納粹時期的宣傳部長保羅·約瑟夫·戈培爾還不放棄任何希望。戈培爾從一個集中營里叫來希特勒的前猶太籍表演指導阿道夫·格林巴姆,讓他打扮成這位獨裁者的樣子,到一個盛大集會上去鼓舞德國人。當瘦弱的格林巴姆進入元首府時,戈培爾對他說:「不要親自做出決定。」
納粹軍官擠滿了辦公室,舉起手臂興奮地高呼「萬歲,希特勒!」每隔幾秒就有一次舉手禮。格林巴姆殺死希特勒的計劃連續多次都以失敗告終,於是他辭去這位獨裁者表演指導的職務,最後還變成一個有點像精神病專家的人。他在一個偶然機會竟然發現一個秘密:希特勒從來都沒有博得嚴厲父親的喜歡,這一直都是他內心的一塊心病。
希特勒躺在元首辦公室的睡椅上,回想起一件使他煩惱的童年往事。他的腦海里浮現出這樣一幕:「我的父親曾經給我一個彈弓。他抬頭看了看,並對我說『殺死那隻鴿子!』我彈出子彈,死掉的鴿子落到他的腳上。父親說『真倒霉!』然後就憤然離開了。」這時眼淚從希特勒的臉上靜靜滑落。
影片的另一個畫面顯示,愛娃·布勞恩說「我不覺得你是元首」時,躺在她懷里的希特勒顯得有些不安。在故事結尾中,希特勒的理發師無意中剃掉了他的一部分小鬍子,使這位獨裁者火冒三丈。幾分鍾後,希特勒又不得不按捺住暴躁的脾氣去發表演講。
片 名】Der Untergang
【譯 名】帝國的毀滅 *加長版
【年 代】2004
【國 家】德國/義大利/奧地利
【片 長】155Mins
【類 別】劇情/戰爭
【語 言】德語/俄語
獲獎紀錄:
第77屆奧斯卡最佳外語片提名
第29屆多倫多電影節參展影片
德國巴伐利亞電影觀眾選擇獎
影片簡介
德國電影《帝國的毀滅》將鏡頭對准——希特勒一生中的最後12天
在獲得本屆奧斯卡獎提名的外語片中,沒有一部如《帝國的毀滅》一般在全球引起那麼大的爭議。在這部德國影片中,以往只是作為背景人物的希特勒,首次當了一回主人公。
影片把鏡頭對准了希特勒人生中最後的12天,再現了蘇聯紅軍攻克柏林,希特勒同新婚妻子愛娃·布勞恩自殺於地下掩體等歷史事件。執導該片的是德國著名導演奧利弗·西斯貝格,希特勒的扮演者是曾出演過獲獎影片《柏林蒼穹下》的德國傑出演員布魯諾·岡茨。該片在德國取得了3000萬歐元的驕人票房,同時也引發了評論家的眾多非議。觀眾普遍認為,《帝國的毀滅》對希特勒的描寫過於人性化,有美化納粹之嫌,不過也有為數不少的電影專家對這部冷靜客觀、以人文主義表現手法拍攝的電影盛贊有加。
導演奧利弗·西斯貝格說:「我的電影非常有爭議。作為電影人,我們向當年的受害者展示的不是一個魔鬼,而是一個人。我很為這部電影自豪。」該片贏得了德國頂級電影榮譽獎之一的巴伐利亞電影觀眾獎。
幾天前,由奧利弗西斯貝格導演的德國影片《毀滅》(Der Untergang)開始在法國公映。電影院場場爆滿,巴黎媒體更是持續高燒,每天都有人議論這部富有爭議的影片。趁熱看完之後,筆者相信這是迄今為止反思納粹罪行的最好影片之一。理由是該片將希特勒還原成一個普通人,而不再讓所謂的「魔鬼」充當人類良心的替罪羊。
該片去年9月份在德國甫一公映便引發爭論,因為它打破了一個禁區,「打開了重評納粹的潘多拉盒子」——西斯貝格將希特勒從魔鬼還原成了人,還原成一個「可能引起人們同情的末路英雄」。在媒體熱炒的影響之下,短短一個月內有300萬人被勸進了電影院。當月,《漢堡周刊》為這部影片做了17頁的專題報道;德國歷史學家第45屆大會上甚至同意專為該片舉行一天辯論;德國前總理科爾也斬釘截鐵地說,這部電影拍得很值,希望有更多的人能看到。
《毀滅》的創作來自歷史學家約阿希姆費斯特的《希特勒的末日》(2002)和希特勒最後的女秘書特勞德爾瓊格的回憶錄《直到最後時刻》(2002)。瓊格生於1920年的慕尼黑,22歲時被希特勒選作私人秘書。她一直供職到希特勒自殺並記錄了希特勒的遺囑,最後和一支小分隊一起逃出地堡。令許多人不安的是,在這個打字員的記憶里,希特勒是個有教養、受人尊敬,做事斯斯文文的領袖。當她打錯了字或做錯了其它什麼事,希特勒總能寬大為懷。所以,直到希特勒自殺,瓊格對他始終心存敬意。該書還透露,希特勒是一個素食主義者,是一個對狗有著深情厚誼的人。與情人愛娃布勞恩結婚前,他還當眾吻了她。希特勒多少有些多愁善感,他不讓別人在他的辦公室里放花,因為花會凋謝,他不喜歡看到死去的東西。影片從瓊格的書里提取大量素材,賦予了希特勒極其人性化的一面。
中文名: 德意志的勝利
英文名: Triumph des Willens
別名: 1934/2004
1934年,當希特勒和他的黨羽們在紐倫堡舉行閱兵典禮時,32歲的萊妮·雷芬斯塔爾被選中,指揮全部電影拍攝工作。納粹黨為她提供了任何一個導演都會為之咋舌的工作條件:無限制的經費,一百多人的攝制組,36架以上的攝影機同時開工,再加上無數的聚光燈隨時聽候調遣--希特勒投下這么多的馬克,為的就是要把納粹黨變成銀幕上最美和最有力量的形象。雷芬斯塔爾做到了這一點。《德意志的勝利》在經過長時間的禁止後,重新發行了DVD並在電視上公映。她在這兩部紀錄片中創始的技法,被無數後人或巧妙或拙劣地反復模仿著。斯蒂芬·斯皮爾伯格和喬治·盧卡斯都曾公開地向她表示過同行的敬意。在這個意識形態對立逐漸淡化的時代里,人們再一次感受到了這兩部作品中強大的力量、秩序和美。中國的學院教授們甚至不敢把《德意志的勝利》在課堂上全部放完,他們說:"它的力量太強大了,我擔心我的學生如果把片子看完,就會變成真正的納粹。"
反映納粹的外國紀錄片更是數不勝數。
您可以在電驢搜索獲得
❹ 納粹的電影有哪些
《行動目標希特勒》
《蘇醒的亞當》
《生死朗讀》
《北面》
《一個秘密》
《終有一天你會理解》
《索菲·朔爾———最後的日子》
《納粹屠殺陰謀》
《納粹狂種》
《現任領袖》
《納粹16死士》
《納粹警示錄》
❺ 關於納粹的經典電影有那些
彩色第3帝國,德意志的勝利 這兩個片子是當時納粹人自己拍的,非常好
❻ 介紹一部好看的反映納粹題材的電影
電影《美麗人生》
美麗人生(Life Is Beautiful)
編劇:溫琴佐-切拉米、羅貝爾托-貝尼尼
導演:羅貝爾托-貝尼尼
攝影:托尼諾-德利-科利
音樂:尼科拉-皮奧瓦尼
主演:羅貝爾托-貝尼尼、尼科雷塔-布拉斯基、焦爾焦-坎塔里尼
最佳男主角: 羅伯托·貝尼尼《美麗人生》
內容提要
猶太青年圭多和好友駕車來到阿雷佐小鎮准備開一家書店,途中邂逅美麗的女教師多拉。兩人好事多磨,終成眷屬。好景不長,圭多和兒子因猶太血統被強行送往集中營。多拉雖沒有猶太血統,為了能和兒子丈夫在一起,毅然同行,在集中營里毅然前同行被分開關押。圭多不願讓孩子幼小的心靈蒙上悲慘的陰影,在慘無人道的集中營里,他騙兒子這只是一場游戲。他以游戲的方式讓兒子的童心沒有受到任何傷害,自己卻慘死在納粹的槍口下。
看電影的我感動了,雖然沒有流淚,眼睛卻有些潮濕......
對影片浸潤著的父愛,剛剛成為父親的我如今體會得更加明晰,為了保護兒子,可以犧牲自己,可以調動自己的智慧和潛能,這就是普通而偉大的父愛!
電影在雅虎的電影網頁被影評家稱為悲喜劇(trage-comedy),回顧這部三年前看的電影,我覺得它確實讓我悲喜交集。
影片的前半段屬於輕喜劇,講述的是其貌不揚的小男生靠著鍥而不舍的精神追到心中的女神的典型愛情喜劇故事:猶太青年圭多和好友駕車來到阿雷佐小鎮准備開一家書店,途中邂逅美麗的女教師多拉。兩人好事多磨,終成眷屬。在此段觀眾已經開始被男主人公的幽默和真誠感染,相對他的外表,觀眾也許會忽然想起心靈美這個詞,或者想起"精誠所致、金石為開"這句古話。同時,在義大利的城鎮風情和鄉野風光的背景中,我們被這種浪漫陶醉了:和平年代是多麼美好呀!
然而,後半段風雲突變,納粹的鐵蹄把美妙的安寧和溫馨踏得粉碎,而身為猶太人的男主人公圭多和兒子不幸成為納粹們抓捕的對象並被關進了集中營,而他的妻子多拉盡管不是猶太人不在關押之列,她還是毅然選擇了去集中營和丈夫兒子在一起。而影片的高潮就此展開。
在慘無人道的集中營里,圭多一面千方百計找機會和女監里的妻子取得聯系,向多拉報平安,一面要保護和照顧幼小的喬舒亞,他哄騙兒子這是在玩一場游戲,遵守游戲規則的人最終能獲得一輛真正的坦克回家。
但是這種善意的充滿父愛的謊言卻經常受到現實的挑戰,集中營不斷有猶太人被屠殺,而這時圭多的幽默的天性發揮了關鍵的作用,化解了蒙在孩子身上的巨大的陰影。比如德國軍官來到牢房給猶太人訓話,圭多自告奮勇充當翻譯,把德國鬼子的壓逼和威脅巧妙地轉化成游戲規則的介紹;比如孩子喬舒亞發現圭多在干犯人的重活,圭多趕忙說這是為了獲得獎品付出的勞動......這些讓人叫絕、有時還忍俊不禁的幽默來自圭多的智慧,更來自他的拳拳父愛。
隨著納粹覆滅的臨近,圭多敏感地察覺了死亡危險的迫近。他想帶著兒子一起逃跑,把喬舒亞藏在一個廢棄的鐵櫃里自己去打探情況,但不幸的是,他被德國鬼子抓住了,此時,圭多盡管知道大限將至,仍然不忘用幽默來安穩住自己的兒子,他滑稽地大踏步,雖然喬舒亞笑了,我們卻已經笑不出來,只有為偉大的父愛唏噓流淚了。
影片展現了主演貝里尼的天才的喜劇演技,也從一個側面印證了"真正的幽默來自智慧"這句話,而且生動有趣地展現了愛特別是父愛的神奇和偉大,把本應異常沉重的集中營題材片拍得別具一格。盡管一些片斷也很慘白和沉重,比如大批被德國鬼子在毒氣室殘殺的猶太人的衣服堆積如山,讓我想起了《辛德勒名單》的一些場景,但是影片的主旋律依然在父愛和幽默中展開。雖然不是那麼沉重,但是它對於納粹的慘無人道的瘋狂的譴責和鞭撻卻依然犀利,給人的歷史反思依然很深刻。
米蘭昆德拉在《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中談到"對希特勒的仇恨終於被淡薄消解"時說"因為在這個世界裡,一切都預先被原諒了,一切都可笑地被允許了。"所以盡管反映二戰的殘酷、納粹的瘋狂的電影不少,我們仍然需要以此為背景的優秀電影提醒我們勿忘歷史。我們拍的反映日本侵華戰爭和其暴行的電影不少,可是具有國際影響力和國際知名度的電影嚴格講還沒有,而日本對於歷史的反思又遠遠不夠,這呼喚國內導演努力去發掘歷史,讓世人明白真相,讓歷史的警鍾長鳴
❼ 求一堆二戰有關於希特勒的電影!
1,《希特勒最後的秘密武器》
《希特勒最後的秘密武器》是Thorsten Näter執導,伊馮娜·卡特菲德、Rosemarie Fendel主演的愛情、戰爭題材電視電影,該片於2011年10月18日在德國上映。
2,《希特勒的男孩》
《希特勒的男孩》是由丹尼斯·甘塞爾執導,馬克思·雷邁特、湯姆·希林等主演的劇情片,於2004年7月4日在捷克上映。該片講述了出生於工人家庭的弗萊德里希在納粹德國開辦的精英訓練學校接受了「優勝劣汰」、「排猶」等軍國主義思想,之後他在好朋友阿爾伯特之死的影響下開始徹底醒悟的故事。
3,《惡魔的崛起》
《惡魔的崛起》(《Hitler: The Rise of Evil》)是Christian Duguay執導,John Pielmeier、G. Ross Parker編劇,Robert Carlyle、列維·施瑞博爾等主演的一部劇情片。該片主要講述了希特勒的人生故事。
4,《辛德勒的名單》
《辛德勒的名單》是由史蒂文·斯皮爾伯格執導,連姆·尼森、本·金斯利、拉爾夫·費因斯、艾伯絲·戴維茲等主演的一部戰爭片。該片於1993年11月30日在美國華盛頓點映,1993年12月15日在美國正式上映。
5,《刺殺希特勒計劃》
《刺殺希特勒計劃》是中德合拍的戰爭片,Brad Davis、Madolyn Smith Osborne參加演出。影片講述了在歷史上的1944年,幾位德國高級軍官嘗試刺殺希特勒,然後控制德國政府而布置的一個周密計劃。
❽ 100部經典的二戰電影有哪些
1、伊萬的童年
《伊萬的童年》是由莫斯科電影製片廠於1962年出品的戰爭類劇情影片,該片由安德列·塔科夫斯基執導,由尼古拉·布爾雅耶夫、瓦倫丁·祖布科夫、尼古萊·格陵柯等主演。
該片講述了一個名叫伊萬的少年,他的父母在二戰期間被德國納粹殺害,伊萬懷著對納粹的仇恨,投身革命為國效力的故事。
❾ 有關二戰納粹統治劇情的電影
《辛德勒的名單》。第66屆(1994年)奧斯卡最佳影片——《辛德勒的名單》(Schindler'sList)根據澳大利亞小說家托馬斯·科內雅雷斯所著的《辛德勒名單》改編而成。史蒂文·斯皮爾伯格導演,真實的再現了德國企業家奧斯卡·辛德勒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保護1200餘名猶太人免遭法西斯殺害的真實的歷史事件。電影雖然有點長,但是真的非常有深度,值得推薦。況且斯皮爾伯格的電影基本上就沒有敗筆。
❿ 納粹經典電影
綜述:
1,《美麗人生》。內容提要:猶太青年圭多和好友駕車來到阿雷佐小鎮准備開一家書店,途中邂逅美麗的女教師多拉。兩人好事多磨,終成眷屬。好景不長,圭多和兒子因猶太血統被強行送往集中營。多拉雖沒有猶太血統,為了能和兒子丈夫在一起,毅然同行,在集中營里毅然前同行被分開關押。
2,《意志的勝利》。內容提要:影片《意志的勝利》是一位有爭議的女導演拍了一部毀譽參半的作品,成為電影史一則奇特的個案,這是一部記錄1934年在紐倫堡召開的帝國代表大會的紀錄片。由納粹構思,為納粹拍攝,內容也是關於納粹
3,《希特勒的特種部隊》。內容提要:本片是第一部綜合性介紹希特勒青年團運動和其他一些被希特勒第三帝國利用負責向德國年輕人灌輸納粹理論的青年組織的紀錄片。
4,《納粹軍校》。本片透過歷史的視野去研究二戰中那些青年學生是如何被召募到那所學校,如何接受那些所謂的精英教育。影片表現了將青少年納入納粹體制後的震撼與覺醒,除了表現殘酷的一面外,對於弗萊德里希和阿爾伯特的友情也作了深入的刻畫。
5,《帝國毀滅》。本片是德國電影史上耗資最高的電影,根據歷史學家費司特的巨著《希特勒的末日》改編而成,電影一改德國電影一慣將阿道夫·希特勒當成時代背景人物的模式,首次正面特寫希特勒和他的納粹帝國瓦解前的12天。
6,《希望與抗爭》。改編自二戰期間德國國內青年人抗爭的真實事件,導演運用了浪漫主義和現實主義相結合的表現手段、譜寫了一曲在二戰時期的壯麗悲歌,影片所有元素的運用,使本片達到很高藝術體現,極富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