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經典電影 » 泰坦電影結局
擴展閱讀
yy最新韓國限制電影頻道 2025-05-06 09:11:13
韓國vip神馬電影迅雷下載 2025-05-06 09:09:26
新流星蝴蝶劍電影bgm 2025-05-06 09:07:07

泰坦電影結局

發布時間: 2022-04-18 19:46:51

⑴ 泰坦尼克號是個真實的故事嗎男女主人公也確有其人嗎能不能講一下這個故事。

泰坦尼克號沉船事件是真實的,但電影是根據舒特斯曼所著同名電影小說《泰坦尼克號》拍攝的。

泰坦尼克號(RMS Titanic),又譯作鐵達尼號,是英國白星航運公司下轄的一艘奧林匹克級郵輪,排水量46000噸,於1909年3月31日在北愛爾蘭貝爾法斯特港的哈蘭德與沃爾夫造船廠動工建造,1911年5月31日下水,1912年4月2日完工試航。

泰坦尼克號是當時世界上體積最龐大、內部設施最豪華的客運輪船,有「永不沉沒」的美譽 。然而不幸的是,在它的處女航中,泰坦尼克號便遭厄運——它從英國南安普敦出發,途經法國瑟堡-奧克特維爾以及愛爾蘭科夫(Cobh),駛向美國紐約。

1912年4月14日23時40分左右,泰坦尼克號與一座冰山相撞,造成右舷船艏至船中部破裂,五間水密艙進水。次日凌晨2時20分左右,泰坦尼克船體斷裂成兩截後沉入大西洋底3700米處。2224名船員及乘客中,逾1500人喪生,其中僅333具罹難者遺體被尋回。

泰坦尼克號沉沒事故為和平時期死傷人數最為慘重的一次海難,其殘骸直至1985年才被再度發現,目前受到聯合國教育、科學及文化組織的保護。

(1)泰坦電影結局擴展閱讀

死難情況

由於災難發生後場面及其混亂,加之文件管理不當、後世的種種說法又魚龍混雜的因素,導致泰坦尼克號乘客與死難者的統計數據始終存疑。

目前普遍認為罹難者人數可能在1490-1635人之間,其中可信度最高的數據是由英國貿易委員公布的:在災難發生時,泰坦尼克號共搭載2224人,其中710人生還,1514人不幸罹難。

海難影響

泰坦尼克號是人類的美好夢想達到頂峰時的產物,反映了人類掌握世界的強大自信心。它的沉沒,向人類展示了大自然的神秘力量,以及命運的不可預測。到泰坦尼克號沉沒那天為止,西方世界的人們已經享受了100年的安穩和太平。科技穩定地進步,工業迅速地發展,人們對未來信心十足。

泰坦尼克號的沉沒驚醒了這一切。這艘「永不沉沒的輪船」——埃菲爾鐵塔之後最大的人工鋼鐵構造物,工業時代的偉大成就,因為對自然的威力掉以輕心,滿不在乎,所以在第一次處女航中就沉沒了。泰坦尼克號將永遠讓人們牢記人類的傲慢自信所付出的代價。

人們永遠也忘不了這幅畫面:泰坦尼克號在海底昂著頭,殘破和污跡也掩蓋不了她的高貴。這就是她的歸宿。歷史就這樣演變成了傳奇。

⑵ 電影《超能泰坦》最後只成功運送上去了一個男體泰坦人到泰坦星上啊!那還有個屁用,他怎麼繁殖

自我增殖,自我分解…………

⑶ 《超能泰坦》評價怎麼樣值得一看嗎

《超能泰坦》這部電影著實不敢恭維,在豆瓣上的評分僅僅為4.6分,超過一半的觀眾給出了低於2星的評價,這個結果相對客觀,也從側面反應出了電影是非常不足的,我也在第一時間觀看了這部電影,看完之後確實覺得味同嚼蠟,下面就給大家介紹一下這部電影的不足之處吧。

⑷ 泰坦尼亞的結局 怎麼樣

樓上 雖然我不知道泰坦尼亞結局 但我想幫發貼人介紹一下

【泰坦尼亞】是田中芳樹在《銀河英雄傳說》以外的另一部以宇宙戰爭為題材的架空歷史作品,作品的時代定為人類能夠自由進出宇宙的「星歷」,這個時代人類開始在「星間都市連盟」建立起多個都市國家。「泰坦尼亞」一族突然脫離了連盟,從巴爾達拉帝國皇帝手上獲得了「無地藩王」的稱號,自此侵略了大半的宇宙都市,因此掌握了宇宙的霸權。但是,在與連盟的其中一個都市國家艾烏尼亞的戰爭中,泰坦尼亞五當家中的一人阿尼亞巴德公爵敗在了無名的天才戰術家手上,自此歷史發生了極大的轉變。

它僅僅是一部動漫 與奧斯卡無關

⑸ 《泰坦尼克號》女主都在有未婚夫的情況出軌,為何靈修cp被批三觀不正,泰坦的愛情贏得一片歌頌

《泰坦尼克號》中的男女主人公之間的愛只是兩個人的甜蜜。《香蜜蜜》女主人公與女主人公的愛情是六個世界的災難。


《泰坦尼克號》結局:這種情況永遠持續下去,我的心還是一樣的,《親愛的》結局女主人又活了,然後,雙熱去偷新的受害者回來了!

⑹ 泰坦怎麼死的

泰坦是天穹之神烏拉諾斯和大地女神蓋亞(蓋婭)的子女,共12個:6男6女!由於天穹之神烏拉諾斯性慾旺盛,經常在大地女神蓋亞(蓋婭)身上洩慾,使得大地女神蓋亞和她的子女們既害怕又憤怒!之後大地女神蓋亞設計謀害了神烏拉諾斯(克洛諾斯把他老爸閹了),之後天穹之神烏拉諾斯永遠只能在天上,克洛諾斯當了主宰的神,不過他被他老爸天穹之神烏拉諾斯詛咒,他也會被他的子女謀害——那就是著名的宙斯一族!宙斯一族也是通過打敗他們的老爸克洛諾斯奪得宇宙的統治權的!
在電影81版《諸神的戰爭》開頭中說是宙斯,波士頓和冥王海迪斯(生了個海怪)合力打敗了泰坦的!

⑺ 電影《泰坦》主要講述了什麼內容

洛杉磯由於核污染的影響已經變得不適合人類居住。地球就將變成一片廢墟,人類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在這個宇宙中,只有一個地方適合人類居住,土星里最大的行星泰坦。

為了移民到泰坦星,一個致力於加速人體進化的實驗組成立,軍人里克成為實驗對象之一。這個實驗也充滿了未知和危險。里克的身體逐漸發生變化,意想不到的改變讓妻子阿比和兒子盧卡斯陷入恐慌。

(7)泰坦電影結局擴展閱讀

角色介紹

里克

軍人。他為給妻兒尋求一個未來,決心參與一項名為泰坦計劃的軍事實驗。隨著試驗強度的提升,里克的身體也逐漸發生著變化。不僅皮膚泛著藍白色,五官上也有所精簡。同時,他還變得比普通人更聰明,反應更靈敏,行動也更具有攻擊性。

阿比

里克的妻子。在相處的過程中,阿比和兒子盧卡斯發現,成功進化為泰坦人的里克不僅擁有豹一樣的行動力和超強的耐寒能力,還能像魚一樣暢游海底。不論是外表上還是生理上,里克都與人類有了明顯的差異,這讓他和家人的溝通也出現了困難。

馬丁

泰坦計劃的負責人。馬丁教授對他的工作絲毫不敢懈怠。里克在教授及弗雷婭博士的監督下,接受了一系列的醫學試驗以及嚴密的特殊訓練,身體機能發生巨大進化,眉宇與耳朵消失無蹤,水中也能自由行動。一切的變化給所有人帶來了恐慌。

⑻ 泰坦尼克號上的愛情故事是真的嗎

是真的 不是虛構的

泰坦尼克號上的所有真實故事

「泰坦尼克號」的名字取自希臘神話中的巨人「泰坦」。泰坦向代表神秘自然力量的宙斯神挑戰,結果失敗,被打入了比大西洋底還深多少倍的十八層地獄。因而有人說,「泰坦尼克號」這個名字不吉利,開始就預示了悲劇結局。

但這艘巨輪和神話中的泰坦不同的是,它沉沒在海底的只是那些鐵板、鉚釘和人的肉體,它的靈魂沒有被征服。或者說,「泰坦尼克號」和1,500多條生命沉下去了,但人的精神,一種不可戰勝的人類文明,仍然存在,而且「永不會沉沒」。

八位音樂家在最後的時刻一直沉著平靜地演奏樂曲,那飛翔的音符,體現了至死不向自然界的凶惡低頭的人類尊嚴和高貴。正如海明威在《老人與海》中寫到的:「人,不是生來就可以被打敗的。你可以打敗他的肉體,但征服不了他的靈魂。那些追逐的鯊魚可以把那個老漁夫船上拖著的那條大魚啃噬得只剩下骨頭,但啃噬不掉這個水手不可戰勝的精神,這是人的靈魂和意志熔鑄的火焰,整個大海也無法把它熄滅。」

直到90多年後的今天,人們還是驚嘆,那些「泰坦尼克號」的樂手和船員,在面對即將滅頂的海水,面對洶涌而至的死亡,怎麼能有那麼巨大的勇氣,不奔不逃,堅守職責;怎麼能有那樣高尚的人道情操,把救生艇讓給孩子和婦女,把最後的時刻留給自己。事後的統計,船員有76%遇難,這個死亡比例超過了船上頭等艙、二等艙和三等艙所有房艙的乘客死亡比例。船員在船上,比乘客更有條件逃生,但他們卻把機會給了別人,把無望留給了自己。而且不是一個船員、兩個水手這樣做,而是全部900多名船員、服務員、燒火員以至廚師都是這樣選擇的;這么大的一個群體,能做到如此這般,今天看來,像那條巨船神秘地沉下去一樣,這種永遠高揚水面的人的精神,簡直是個奇跡!

據後來的調查,當時只有六號和二號救生艇有船員跳了進去,但馬上被那裡負責的官員發現,叫他們出來,他們沒說什麼,便服從命令回到甲板上。

《永不沉沒》一書的作者丹尼.阿蘭巴特勒對此感嘆道:「這是因為他們生下來就被教育這樣的理想:責任比其他的考慮更重要,責任和紀律性是同義詞,在泰坦尼克號沉沒前的幾小時中,這種責任和紀律的理想,被證明是難以被侵蝕的最有力量的氣質。」

正是這種責任的意識,使消防員法爾曼.卡維爾在感到自己可能離開得早了一點的時候,又回到四號鍋爐室,看看還有沒有其他的鍋爐工困在那裡;正是這種責任的意識,使信號員羅恩一直在甲板上發射信號彈,搖動摩斯信號燈,不管它看起來多麼沒有希望;正是這種責任的意識,使被分配到救生艇做劃漿員的鍋爐工亨明,把這個機會給了別人,自己留在甲板上,到最後的時刻還在放卸帆布小艇;正是這種責任的意識,使報務員菲利普斯和布賴德在報務室堅守到最後一分鍾,船長史密斯告訴他們可以棄船了,他們仍然不走,繼續敲擊鍵盤,敲擊著生命終結的秒數,發送電訊和最後的希望;正是這種責任的意識,使總工程師貝爾和全部的工程師一直埋頭苦幹在機房,即使知道他們已沒有時間登上甲板,失去任何逃生的機會;正是這種責任的意識,使樂隊領班亨利.哈特利和其他的樂手演奏著輕快的爵士樂和庄嚴的宗教聖歌「上帝和我們同在」,直到海水把他們的生命和歌聲一起帶到大西洋底……

這一切,僅僅用一句「勇敢」是無法全部解釋的。西諺有雲:「即使是一個英雄,在絕境中也會變成懦夫。」但「泰坦尼克號」卻把無數普通人變成了英雄!責任意識舉起了人的價值、人的高貴、人的美麗。

當「泰坦尼克號」的倖存者回到紐約時,大家討論誰生還、誰遇難了,由於倖存的女人孩子遠比男人多,人們都認為是海上規則「婦孺優先」這一神話的勝利。但泰坦尼克號所屬的「白星輪船公司」對媒體表示:沒有所謂的「海上規則」要求男人們做出那麼大的犧牲,他們那麼做了只能說是一種強者對弱者的關照,這不管在陸地還是在海上都是一樣的。這是他們的個人選擇,不是任何規章制度、航海規矩可以要求達到的。他們堅守住的是古老卻永遠年輕的人類價值。

當時,億萬富翁約翰.雅各布.阿斯德問負責救生艇的官員,他可否陪同正懷著身孕的妻子馬德琳上艇,那個船員說了一句「婦孺先上」之後,他就像一個真正的紳士一樣,回到甲板,安靜地坐在那裡,直到輪船沉沒,船上倒下的大煙囪把他砸進大西洋中。阿斯德當時已有資產8千7百多萬美元,加上他那些發明專利,身價達一億美元以上,是「泰坦尼克號」上唯一的億萬富翁,也是全世界最富的人之一,他的資產,可以建造11艘「泰坦尼克號」巨輪。

據史家的撰述,在「泰坦尼克號」要沉沒之際,阿斯德攙扶著馬德琳到了四號救生艇旁邊,對船員解釋說,他妻子身體很弱,可不可以和她一起上艇照顧一下。船員回答說:「不行,先生,除非所有女士都先上了艇,否則不許男子上。」阿斯德沒有多說一句話,脫下手套拋給了妻子,然後就退到甲板上,目送著五個月身孕的年輕妻子上了小艇。當小艇飄飄悠悠地向遠方劃走時,他站在甲板上,點燃了一支雪茄。倖存的船上理發師奧古斯特.韋科曼後來回憶,當時他曾和阿斯德先生在甲板上呆了一會兒,他們聊的都是只有在理發椅上才談的小事情。臨別時,韋科曼問阿斯德:「你是不是介意我和你握個手?」阿斯德說:「我很高興。」這是乘客們聽到的這個億萬富翁的最後一句話。

「泰坦尼克號」船長史密斯和幾乎所有船上的富豪都有著很好的個人關系,很多也是他的好朋友,包括阿斯德。但阿斯德根本沒有去找史密斯船長走走「後門」,通融一下,讓他上艇。如果他去找船長,也有充分的理由,他的妻子正懷著五個月的身孕。但阿斯德沒有這樣做,或者說根本就沒有想到應該這樣做,那是一個沒有「後門」觀念的時代,是一個講究君子風度,做真正男人的時代。

幾天之後,在「泰坦尼克號」沉沒的那段大西洋海面上,人們發現了約翰.雅各布.阿斯德的屍體,渾身都是煤煙,而且已被砸扁了。人們猜測可能他被船上倒下的大煙囪砸著了。在他的上衣兜里,還揣著2,500美元現金兌現支票。這2,500美元,對於船員來說是天文數字,當時船上一個水手的月薪還不到20美元。但阿斯德沒有用這些錢去賄賂任何船員以上艇逃生。而即使他那麼做,大概也不會有水手接受。

「泰坦尼克號」上另一個財富僅次於阿斯特的是美國「梅西百貨公司」創始人斯特勞斯,他和妻子也在這條船上。發生海難94年後的今天,「梅西百貨公司」仍然是世界最大的百貨公司,座落在紐約曼哈頓第六大道上。

斯特勞斯夫婦也是自己帶了十幾個侍從和服務生,以備船上的服務員不夠用,或不方便。可想而知他們富有的程度和氣派。「泰坦尼克號」撞了冰山之後,斯特勞斯夫人幾乎上了八號救生艇,但腳剛要踩到邊,她突然改變了主意,又回來和斯特勞斯先生在一起,說「這么多年來,我們都生活在一起,你去的地方,我也去!」她把自己在艇里的位置給了一個年輕的女傭,還把自己的毛皮大衣也甩給了這個女傭,說「我再也用不著它了!」

當有人向67歲的斯特勞斯先生提出,「我保險不會有人反對像您這樣的老先生上小艇……」斯特勞斯堅定地回答,「我絕不會在別的男人之前上救生艇。」然後挽著63歲的太太艾達的手臂,一對老夫婦蹣姍地走到甲板的藤椅坐下,像一對鴛鴦一樣安祥地棲息在那裡,靜靜地等待著最後的時刻。

當知道自己沒有獲救的機會時,世界著名的管道大亨本傑明.古根海姆穿上了最華麗的晚禮服,他說:「我要死得體面,像一個紳士。」他給太太留下的紙條寫著:「這條船不會有任何一個女性因為我搶佔了救生艇的位置,而剩在甲板上。我不會死得像一個畜生,會像一個真正的男子漢。」

船上第三號最高管理者、造船師安德魯斯,毫無逃生的意念,他在最後的時刻,還痛悔地對一個女服務員說:「孩子,我沒有給你造一條不會沉沒的船。」雖然他並不是設計師,沉船並不是他的責任。但面對那麼多婦女兒童和船員要隨著「泰坦尼克號」沉入海底,作為一個男人,一個具有拯救責任的男子漢,他無法再活下去,他要用生命這樣巨大的代價,表達他的痛悔,他的尊嚴,他的負責到底的人道情懷。

同樣體現了男子漢精神的有船長史密斯,一副默多克以及許許多多的官員、水手,普通的員工,以及服務員……對於這么大的群體都能如此紀律分明,堅守崗位,富於自我犧牲精神,《永不沉沒》的作者丹尼.阿蘭巴特勒分析說,很大的原因是船上的領導者臨危不「逃」,以身作則,這種表率作用產生了號召力,使人們跟從、效仿那些做了正確、高貴、美好事情的真正男子漢們,在這樣做的同時,他們自己也成為正確、高貴、美好的一部分。

電影《泰坦尼克號》上映近十年以來,之所以風靡美國、歐洲,香港、台灣、大陸,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這部電影形象地再現了當年的人類文明:世界第一艘最大的巨輪沉沒了,但人類的美德、人道情操、人性的善良卻沒有沉沒,它在這場世紀大災難中放射了光芒!這是人類共同追求的精神文明,在今天的高科技的現代社會,這種文明價值更顯得寶貴,因為它更加缺乏。因此,不同膚色,不同種族、不同國家的觀眾,才在電影《泰坦尼克號》的銀幕下一起感嘆,一起緬懷,一起嚮往那個時代,那個文明的夢想、那些偉大的男人,偉大的女性,那些海水永遠淹不滅、永不沉沒的人性輝煌。

⑼ 泰坦電影主要講了什麼故事,泰坦電影故事背景介紹

為了尋找1912年在大西洋沉沒的泰坦尼克號和船上的珍貴財寶——價值連城的「海洋之心」寶石,尋寶探險家布洛克從沉船上打撈起一個銹跡斑斑的保險櫃,不料其中只有一幅保存完好的素描-一位佩戴著鑽石項鏈的年輕女子。這則電視新聞引起了一位百歲老婦人的注意,老人激動不已,隨即乘直升飛機趕到布洛克的打撈船上。原來她名叫羅絲·道森,正是畫像上的女子。她講述了一段動人的愛情故事:羅絲在泰坦尼克號上,因不想嫁給未婚夫卡爾,於是准備跳海自殺,被剛好得船票,登上這座豪華巨輪傑克所救。傑克帶她參加下等艙的舞會,給她畫像......他們兩人很快墜入情網,但是這份甜美的愛情還沒過多久,歷史上最重大的災難之一,泰坦尼克號的沉沒便發生了。他們剛剛萌生的愛情幼苗也歷經生死的考驗。最後,傑克為了救羅絲,為她取暖,鼓勵她活下來,而自己卻凍死在寒冷的海水裡。羅絲得救了,她從沒有忘記傑克,不僅僅是因為他們有一段凄美的愛情,還因為傑克給了她很多快樂,也給了她新的希望和未來…… 最後片段,羅絲的生活照片,從羅絲生活照片來看羅絲聽從了傑克臨死前的叮囑,好好活下去,最後羅絲在睡夢中壽終正寢,回到了傑克約會的樓梯, 牆上的時間停留在沉船的那一刻,羅絲沒有爽約,她跟傑剋死後相見了!